游戏百科

中国人口版图中,长三角地位有多高?

长三角地区在中国人口分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R]人口规模大且比重高:2020年末,长三角常住人口总量达2.35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7%,这使得长三角成为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庞大的人口规模为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也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对全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 [二R]人口密度高:2020年长三角地区平均人口密度为657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的147人/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市区是人口高度集聚的核心,平均人口密度高达23,870人/平方公里。从上海向外围,人口密度大致呈圈层递减分布。这种高密度的人口分布有利于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长三角成为中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 [三R]人口增长有差异:在2000-2010年是长三角地区人口相对全国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之后长三角相对全国的人口比重已趋稳定。分省来看,上海、江苏占全国人口比重分别于2014、2010年达到高点后开始下降,而安徽占全国人口比重在2012年后由降转升,浙江省占全国人口比重则保持平稳上升态势。这反映出长三角内部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差异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也体现了区域发展的动态变化。 [四R]人口流动活跃:长三角是中国吸纳流动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其城市间联系密切,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同时,区域内流动人口还呈现“分片集聚”特征,如上海吸纳的长三角流动人口主要来自长三角北翼,杭州、宁波的流动人口以省内为主、以安徽为辅等。 [五R]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而长三角地区的老龄化问题尤其突出。上海、江苏、安徽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都已超过14%,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这对长三角地区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影响着区域的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发展模式。 [六R]对全国人口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人口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国人口的流动和分布格局。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引导着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原创地图内容谢绝转载★ 长三角 人口 江苏 浙江 安徽 上海 地图 数据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