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花200多买了网红“神药”治甲流。 结果孩子烧得更厉害了。 最近身边好几个人都

花200多买了网红“神药”治甲流。 结果孩子烧得更厉害了。 最近身边好几个人都中招了,甲流来势汹汹。一个朋友跟我说,她看网上都在推玛巴洛沙韦,说是新一代“神药”,一粒见效,赶紧给发烧的孩子安排上。结果呢,第二天还是高烧不退,急得不行,跑去医院,医生问了情况,最后就让回家吃布洛芬先退烧。 朋友就懵了,这贵的药怎么不管用。 后来又聊起来,她问我之前家里人用奥司他韦效果怎么样。 我印象里,奥司他韦确实管用,虽然要吃好几天,但基本上吃下去半天,高烧的症状就能缓解很多。 这事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特地去查了下,这才搞明白,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看着都是治流感的,其实根本是两码事。 打个比方,可能不完全准确,但能帮你理解。 奥司他韦,像是在病毒生产出来后,不让它从被感染的细胞里跑出去祸害别的健康细胞,是给它“断后路”。 而玛巴洛沙韦,更狠一点,它直接冲到细胞核里,不让病毒进行自我复制,是从“根上”掐断。 理论上,玛巴洛沙韦应该更快。那为什么朋友孩子吃了没用? 问题就出在时机和适用对象上。 所有抗病毒药,都有一个黄金窗口期,就是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玛巴洛沙韦这种从源头阻断的,对时机要求更苛刻,越早用效果越好。 它目前在临床上,更多是给成人和年龄大一些的青少年用的。对于小孩子,医生还是倾向于用奥司他韦,毕竟是老药,安全数据更充分,用了几十年了,心里有底。 所以医生让朋友回家吃布洛芬,不是说玛巴洛沙韦是假药。而是可能孩子吃的时机已经晚了,病毒都复制得差不多了,再从源头掐断意义不大了,不如先用布洛芬把高烧这个最难受的症状降下来,让孩子舒服点,靠自身免疫力去打仗。 那个说发热48小时后服用感觉鸡肋的说法,其实是因果搞反了。不是药鸡肋,是超过48小时再用,神药也难发挥作用。 药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不是越贵、越新、网上吹得越神的,就越是灵丹妙药。生病了,尤其是给孩子用药,别自己看着攻略当大夫,听专业医生的判断,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