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64年,小叔子盛弘对赵丽蓉说:“嫂子,我哥走3年了,咱俩一起过吧!”赵丽蓉严

1964年,小叔子盛弘对赵丽蓉说:“嫂子,我哥走3年了,咱俩一起过吧!”赵丽蓉严词拒绝:“不行,我是你亲嫂子,哪有嫂子嫁给小叔子的?”谁知,盛弘想了一个办法,赵丽蓉最终改变了主意。   那个把“货真价实”写进观众记忆里的老太太,在2000年7月的那个清晨走了,走的时候,她早就不是那个舞台上精神抖擞的“马大姐”或“老将”了。   肺癌把她的体重吞噬到只剩40公斤,瘦得脱了形,但她的心思却清醒得很,甚至在最后时刻,她还在给自己“当导演”:亲自挑了件白绸缎寿衣,上面绣着粉牡丹,还特别嘱咐儿子盛谦,别哭,要轻轻松松地把这场“告别戏”演完。   她在1996年《打工奇遇》里悬腕挥毫,那“货真价实”四个字写得那是龙飞凤舞,让赵本山都得服气。   可谁能想到,这位从一岁多就被父亲赵秉忠抱上台当“彩娃子”的评剧天才,压根就不识字,为了这四个字,她把家里糊满了报纸,像画画一样闭关练了三个月。   这股狠劲,甚至延续到了生命的尽头——1999年春晚,她在《老将出马》里唱那首《MyHeartWillGoOn》,还一定要再跳上一段探戈。   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此时她的肺癌已经转移到了骨头,每一次跪地动作,都需要那是靠着后台的杜冷丁和氧气管在硬撑,甚至在排练时咳出的血里都带着对舞台的执念。   医生当年断言她哪怕做治疗也就剩8个月时间,她听完倒乐了,琢磨着这时间还够排两个小品,这种把苦难当段子过的性格,大概是从她那两段特殊的婚姻里磨出来的。   年轻时的赵丽蓉,在新凤霞的牵线下嫁给了书香门第的大学生盛强,那日子本是蜜里调油,可命运在那几年转了个急弯,1957年的一场风暴把盛强吹进了茶淀劳改营,没扛过三年便撒手人寰。   30出头,赵丽蓉就成了带俩娃的寡妇,还背了一身债,也就是在这当口,盛强的双胞胎弟弟盛弘走进了她的生活。   这一段后来被世俗议论纷纷的“叔嫂婚”,起初根本不在赵丽蓉的考虑范围内,虽然盛弘和哥哥长得像,人也老实,甚至会在困难时期用自己的粮票换奶粉救济侄子,但那个年代的华北农村伦理观,哪容得下嫂子嫁小叔子?   那年中秋夜盛弘鼓起勇气的表白,换来的是赵丽蓉咬着牙的拒绝,如果不是盛强的大姐盛锡敏反复地游说,如果不是看着没了父亲的孩子跟这个叔叔那么亲,如果不是为了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里找个撑得住的男人,赵丽蓉大概永远不会迈出这一步。   为此,她的二哥赵连喜觉得自己家门风尽失,到死都没肯原谅这个妹妹。   她咽下了所有的非议,和盛弘没办酒席,几张纸就算搭伙过日子了,可老天爷并没有因为她的妥协就放过她,在这个重组的家庭里,新生的女儿盛家欢刚出生不久就被确诊脑瘫。   她那是真的是把心都碎了再拼起来,拼命赚钱、求医,可女儿7岁那年还是没了,等到这心还没捂热乎,第二任丈夫盛弘又因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   那是80年代,赵丽蓉不过五十多岁,命运的转盘转了一圈,她又回到了原点——孤身一人,再一次成为了寡妇。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她在舞台上能笑得那么透彻,她是用这一生的苦,去熬那个叫“幽默”的药引子。在海军总医院的那个夏天,弥漫着白玉兰香气的病房里,枕边放着春晚获奖证书的赵丽蓉,看起来像个终于卸下千斤重担的旅人。   她一辈子都在替孩子、替家庭、替观众活着,唯独到了挑寿衣这一刻,她才算真正只为了自己活了一回。  

评论列表

海天一色
海天一色 3
2025-11-25 23:44
哎,苦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