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现在最不希望中日开战的人,不是日本人,也不是我们国内的这些人,而是在日本有资产有

现在最不希望中日开战的人,不是日本人,也不是我们国内的这些人,而是在日本有资产有房产在日本长期居住的中国人。 他们手里的房子、铺子、存款,还有一大家子的生计,全绑在那块土地上,真要是开战,这些年的打拼可能一夜之间就归零了。 先说那房子,多少人在东京、大阪的核心地段咬牙买了房,有的是贷款还了十几年,刚要见着回头钱,有的是为了孩子上学特意购置的学区房,房产证上的名字还热乎着。真要是局势升级,炮火先不说会不会波及,光是战争带来的经济崩盘就够喝一壶的。 想想看,当初赴日游退订率都飙到 70% 了,旅游业垮了,房产市场能好到哪去?之前有在日华人说,现在房价已经开始松动,不少人想卖都没人接盘,真开战了,这些房子可能就成了没人要的 “负资产”,贷款还得按月还,房子却可能因为局势动荡被征用,或者直接在冲突中损毁,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他们不像国内的我们,房子在自己国土上,有国家护着,在日本的房产就是 “无根的浮萍”,战争一来,最先被牺牲的就是这些海外资产。 再看那些苦心经营的生意,从心斋桥的中餐馆到横滨的贸易公司,从线上的代购小店到线下的免税店,多少人起早贪黑才攒下的家业。中日贸易往来有多紧密?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24 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还是各国之首,这些生意的根基就是两国和平的大环境。 现在光是首相的几句谬论,就让旅行社七成订单泡汤,航班量环比下降 14.5%,真要是开战,航线停了、海关封了、物流断了,这些生意直接就断了生路。 开餐馆的,食材进不来,客人不敢来。做贸易的,订单全黄了,货款收不回;搞代购的,快递不通了,库存堆成山。他们不像国内的生意人,有广阔的内需市场兜底,在日本的华人生意大多依赖中日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战争一打响,这条链一断,多年的心血可能就毁于一旦。 更让人揪心的是家人和人身安全,不少长期居住的华人,配偶是日本人,孩子在日本出生长大,有的老人还跟着定居养老,一大家子老老小小都在那边。现在局势稍微紧张,就有在大阪居住的留学生说晚上不敢单独出门,担心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案件,真要是开战,这种风险只会成倍增加。 历史上战争时期,侨民的处境从来都好不到哪去,要么被当成 “敌国公民” 限制自由,要么在混乱中遭遇不测,想撤离都难,航班锐减,机票天价,就算能买到票,老人孩子经不起折腾,留在当地又提心吊胆。 反观日本普通民众,他们有自己的国家机器护着,就算开战,本土防御、物资调配、人员安置都是国家层面统筹,虽然也会受苦,但至少有依托。咱们国内的老百姓,虽然也不希望打仗,但就算打起来,有祖国作为后盾,家园在自己的土地上,就算有损失,也能抱团取暖、重建家园,不会像在日华人那样,被硬生生抽走赖以生存的根基。 国内喊 “强硬” 的声音,更多是出于民族尊严和历史记忆,没人真的盼着打仗,但就算打起来,我们失去的可能是暂时的安宁,而在日华人失去的,可能是一辈子的积蓄和安稳的生活。 还有那些看不见的隐性损失,比如存款、投资、社保。不少华人在日本的银行存了钱,买了理财,甚至交了十几年的社保、年金。真要是开战,日本的金融体系很可能动荡,存款说不定会被冻结,理财直接亏空,交了大半辈子的社保也可能打了水漂。 之前就有在日华人说,已经开始把部分存款转回国内,就算损失汇率也认了,就怕局势恶化血本无归。他们不像国内的我们,存款在自己国家的银行,投资在熟悉的市场,就算有波动也有底线,在日本的这些金融资产,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战争一来,说没就没。 还有那些已经退休的华人老人,本来想着在日本安度晚年,享受那边的医疗和环境,现在却要天天关注两国局势,担心万一开战,自己连回国的力气都没有。他们不像年轻人,能说走就走,积攒的养老钱全投在了日本的房产和医疗保障上,真要是局势恶化,这些保障可能瞬间失效,晚年生活都没了着落。 归根结底,这些在日本有资产、长期居住的中国人,不是不爱国,也不是贪生怕死,他们只是把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实实在在地绑在了中日和平的这艘船上。我们国内的人可以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喊口号,日本民众可以依赖国家的庇护过生活,可他们不行,战争对我们来说可能是遥远的冲突,对他们来说却是近在眼前的灭顶之灾。 他们的担忧,不是空洞的恐惧,而是源于每一套贷款未清的房子、每一家苦心经营的店铺、每一个需要守护的家人,这些都是他们用十几年、几十年的汗水换来的,自然比谁都怕失去。 所以说,真要论谁最不希望中日开战,还得是这些在日本扎了根的中国人。他们的恐惧,藏在每一次关注局势的眼神里,藏在每一次试图转移资产的动作里,藏在每一次给国内家人报平安的电话里。 这种恐惧,不是懦弱,而是对生活最朴素的珍惜,是对安稳最真切的渴望,毕竟,和平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的 “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