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台独分子,再也藏不住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肮脏的脑袋!原来,最大的台独分子不都是溃退到台湾的国民党,也不是台湾普通民众,更不是土生土长的台湾原居民。而是侵略占领了50多年的日本军国主义,以及那些遗留居住台湾岛上的部分日本人后裔。 1895年甲午战败,清廷在马关签订条约,将台湾与澎湖割让给日本,从此开启了长达50年的殖民时代。日本军队登陆基隆,迅速推进台北,设立总督府作为统治核心。这不是什么文明开化,而是赤裸的军事占领,旨在将岛屿变为资源掠夺基地。初期,日本当局推行特别统治主义,视台湾为分离于本土的属地,不适用内地法律,而是以高压手段维持秩序。警察体系深入乡村,每村设站,巡查手持刺刀搜捕抗日分子,税赋沉重,农人交不出就遭拖入牢房拷打。 抵抗从登陆那天就开始。乙未战争中,民众自发组织义军,街巷枪声不绝,但日军一周内攻克城门,焚烧村庄,造成数千人伤亡。1895年首年,日本记录自身损失5300人,台湾一方阵亡达6000至14000人。后续镇压更残酷,1896年云林大屠杀中,日军报复平民,杀害超过3万人。1902年噍吧埔事件,余清芳率农人起义,冲向警察署,但日军机枪扫射,义军倒在泥地,幸存者被押解跪地集体枪决,尸体就沟掩埋。1915年西来庵事件规模最大,武装暴动失败后,日本诱骗民众集中训话,自掘壕沟后开枪屠杀,制造噍吧埔惨案。 这些事件并非孤立,据统计,50年间台湾人死于日军枪下逾60万,平均每6人中1人染血。雾社起义1930年爆发,莫那·鲁道领导赛德克族袭击日籍教师,操场血迹斑斑,总督府回以飞机投弹和毒气,族群人口锐减一半。少数民族反抗频仍,1904至1918年15年间,日籍公务员及眷属被打死打伤达5396人。日本当局以三段警备法应对,军队宪兵警察分工镇压,匪徒刑罚令将疑似抗日者视作土匪,成群机枪绞射集体处死。这种恐怖统治震慑人心,却也埋下深恨。 经济掠夺同样无情。日本视台湾为农业基地,推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政策,垄断稻米蔗糖出口,1945年控制银行存款60%、电力96%、制糖94%。土地从清末增加近一倍,多被掠夺转给日本财阀。度量衡改用尺贯制,后又米突制,货币统一,农民税负加重。工业起步晚,仅为军需服务,二战后电力从32万千瓦降至3万千瓦。教育则成奴化工具,初等普及日语,教授武士道,禁中国历史儒家,高等教育限台湾学生,中等起限制比例。 文化侵略更深,封闭中国式寺庙,毁神像,改祖先牌位拜天照大神。禁用中国纪年,正朔改日本,禁中式服装,强着和服或国民服。禁中国戏剧音乐武术,推广皇民文学剧。1940年改名运动,7%台湾人用日本名,提升地位。不改者公教人员撤职,居民无户籍领不到配给。神社从38所增建,战时设皇民奉公会,外围组织如奉公团青年会,规范生活,献金报国分摊军费。 兵役强征是高潮,1943年陆海军特别志愿兵制,1945年征兵制,20万台湾青年入伍,3万余战死,当炮灰掘壕南洋战场。台湾成南进基地,资源垄断战时经济,电力制糖全控日本。战败后,这些政策留下的创伤未愈,部分亲日分子潜伏,影响岛内思潮。 战后,日本右翼从未清算军国主义。1945年投降,安藤利吉策动日军残部与亲日士绅建自治组织,企图复兴基地,但上级止步,联络网却织就。1950年代,东京地下团体印传单箱运台湾,资助分裂小组。冷战中,日本视台湾为施压杠杆,提供庇护,拉拢新人鼓吹脱离。岛内顽固派接资金,听指令散发册子,不过是工具。 日本军国主义残余借台湾搅局,历史血债未清,新一轮野心又起,高市言论不过是冰山一角。这岛屿本该安宁,何以总被外力操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