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果不其然。 荷兰方面突然宣布了暂停命令。 闻泰科技在11月23日晚发声明

果不其然。 荷兰方面突然宣布了暂停命令。 闻泰科技在11月23日晚发声明,把态度摆得很清楚:控制权之争不能再拖,供应链经不起来回折腾,尤其车用芯片这条线。 从他们给出的细节看,核心矛盾在管理权限。闻泰称,荷兰有关环节的干预,让自己对安世荷兰的日常管理行不通,董事会决策难以执行,项目推进被卡。 更敏感的是人事和投票权。闻泰提到,荷兰法院的判决直接动了安世荷兰的CEO职位,还限制了股份投票权。19日虽说有“暂停命令”,但实际操作层面并没有恢复原有管理秩序,这就等于灯亮了,电却没通。 国内的供应端是有前车之鉴的。2021年车企因为芯片短缺多次减产,最缺的不是高大上的核心,而是功率分立、模拟器件这类“基础件”。安世产品线正是这些大宗件,一旦管理层不稳,排产、交付、售后都会跟着乱。 对照欧洲同行的做法,德国在半导体交易上常见更细的审查流程,很多案子时间一拉就是数月。流程延长往往带来客户观望,这对汽车端节拍影响立竿见影。现在这个案子如果继续胶着,客户首要动作就是分散采购。 闻泰还提到沟通不顺。自上个月起多次发出沟通请求,至今没等到实质回应,只能在美欧同时聘请律师。法律路线一开,时间表就不好看,项目变更、供应合同评审也会随之启动。 车用器件的导入周期长,这是行业共识。一个料号从样品到量产,需要多轮验证和现场审核。管理权不清,会触发客户对质量体系的再评估,结果就是新单延后、老单减量。 再看产能侧,国内这两年在功率器件上扩产明显,但车规认证需要稳定记录支撑,短期内很难完全接住海外波动。海外一边收紧,一边又要求准时交付,矛盾点就卡在这里。 具体到安世的产品,二极管、晶体管、MOSFET在车上一车就是成百上千个用量。任何一个工厂的节拍变化,都会传导到整车厂的周排产。欧洲、日韩的同类器件厂普遍多地布局来分散风险,控制权争议恰恰会把风险集中。 资本层面的连锁也不能忽视。管理不确定会影响研发预算、产线技改和人才稳定,连带影响新品节奏。对比欧洲近年的并购收紧,存量资产的运营更需要明确的权责边界。 回到当下,最务实的步骤是拿出清晰时间表:谁负责、权限到哪、过渡怎么做。把决策链、签批链和客户接口恢复到可预期状态,比口头声明更能稳住人心。 芯片是实打实的产线货,不是文件上的概念。把控制权问题尽快落地,给供应链一个明确答案,这才是真正的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