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皇帝早起“漱口”,为何宫女争着服侍?   因为皇帝这早起“漱口”可不是咱普通人用

皇帝早起“漱口”,为何宫女争着服侍?   因为皇帝这早起“漱口”可不是咱普通人用清水呼噜两下就行,里头的门道多着呢,也正因为这些门道,宫女们才挤破头要抢这份差事。   先说这“漱口”的讲究。皇帝起床早,一般卯时初刻,也就是凌晨五点多就得起身,伺候的宫女得更早,凌晨三四点就得爬起来忙活。首先得备水,不能用普通井水,得是“无根水”——要么是半夜爬起来采的荷叶上的露水,要么是天刚亮时从井里打上来的第一桶井华水,皇家说这水最干净,没有浊气。   然后是选茶叶,那得是全国各地进贡的头春茶,就是每年春天第一次采摘的新茶,贵得很。乾隆爱喝清淡的雨前龙井,慈禧偏爱浓郁的云南普洱,光绪喜欢鲜甜的碧螺春,都得按着皇帝的喜好来备着。   泡茶水也有学问,茶叶不能多放,大概十来克的样子泡一斤水,水温还得控制在不烫嘴也不凉的程度,差不多四五十摄氏度正好。泡好后得倒进银质的茶盏里,外头用棉垫包着保温,生怕凉了惹皇帝不高兴。   等皇帝起床,宫女得跪着地挪到床边,不能直腰,双手高高举着茶盏,轻声细语地说“请皇上漱口”。皇帝接过茶盏抿一口,含着水咕噜几下,再吐回宫女捧着的铜漱盂里,整个过程宫女得盯着皇帝的手,膝盖跪得再疼也不能动,连喘气都得轻着点,生怕对着皇帝脸呼气。   这活儿看着简单,可规矩不少,但为啥宫女们还抢着干?最实在的原因是能捞着真金白银。皇帝用的茶叶都是上等贡茶,一斤能值几十两银子,可他就用这茶漱漱口,茶叶只泡了一次,味道还浓着呢,根本没泡透。宫女们就把这些用过的茶叶小心收集起来,晒干了装在小布袋子里,托宫外的太监卖到琉璃厂这类地方。   外头的富商们可稀罕这些茶叶了,一来茶叶本身是好东西,二来沾了“龙气”,哪怕是泡过一次的,一斤也能卖十两银子。要知道,宫女一个月的月钱也就三两银子,攒上半斤茶叶卖的钱,就比月钱还多,这可不是小数目,攒久了能给家里寄不少钱,自己也能存点养老钱。   再者,这差事比宫里其他活轻松太多了。宫里的宫女分工细,有的在浆洗房,一天得洗上百件衣服,寒冬腊月也得用冷水搓洗;有的管净房,天天刷几十个马桶,又脏又臭;还有的伺候主子起居,端屎端尿都是常事。   相比之下,漱口虽说得起早,但也就忙活泡个茶、递个盏,不用干脏活累活,出错的机会也少,简直是份“美差”。而且干这份活的宫女,在其他宫女眼里也体面些,毕竟是天天伺候皇上的人,连管事嬷嬷都得客气几分。   最让宫女们动心的,是能近距离接触皇帝,说不定就能改变命运。宫里的宫女大多是贫苦人家出身,进宫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可谁不想“飞上枝头变凤凰”呢?漱口是每天一对一跟皇帝见面的机会,要是伺候得周到,比如茶的温度刚好,茶叶合心意,或者模样清秀、说话得体,说不定就被皇帝记住了。   清朝不少妃子起初都是宫女,就像康熙的良妃、乾隆的白贵人,都是靠着在皇帝身边伺候,慢慢得到青睐,从宫女变成了贵人、妃子,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跟着改变了。就算得不到宠幸,能在皇帝面前露脸,万一哪天皇帝高兴赏点东西,比如几两银子、一块布料,也比干别的活强得多。   不过这差事也不是谁都能轮上的,得手脚麻利、细心周到,还得懂点察言观色。比如知道皇帝今天心情好不好,茶水该浓点还是淡点,伺候的时候姿势端不端正,这些都得拿捏准。但就算难,宫女们也愿意争,毕竟好处太多了——既能轻松赚外快,又有机会接近权力中心,比起在底层干苦活,这简直是条捷径。   说白了,宫女们抢着伺候皇帝漱口,是因为这里头藏着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她们来说,这不起眼的漱口差事,可能是赚银子的门路,是宫里难得的轻松活,更是改变一生的机会。在等级森严的皇宫里,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自然就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