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过去两年,已经有不少国内车企尝试过给智能电动车“换芯”。比如,为了解决车机卡顿和

过去两年,已经有不少国内车企尝试过给智能电动车“换芯”。比如,为了解决车机卡顿和系统迟滞问题,极氪2022年自掏腰包把极氪001的座舱芯片从820A升级到了8155,赢得了用户的一片赞誉。去年年底,小鹏也完成了一次众筹,老车主花4999元就能把座舱芯片从820A升级为最新的8295,车机流畅度可以提升两倍。虽然名义上是换芯,但给车换芯不等同于给PC换一块CPU和显卡那么简单,不是有手和螺丝刀就行。升级座舱芯片的本质是升级整个座舱域控制器,包括SoC、内存、闪存、MCU、电源管理芯片等PCB板上的一系列电子元器件,以满足不同的供电、散热以及数据传输等需求,这是最显性的硬件成本。除此之外,因为要重写底层代码、驱动程序并且升级操作系统内核,整个软件栈也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与验证,适配工程往往需要几个月,这是换芯过程中最大、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隐性成本。然而,和升级座舱相比,升级智驾系统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就是安全等级更高。座舱芯片通常关乎车机的响应速度、流畅度和功能丰富性,车机故障最多导致卡顿或者黑屏,但通常不会直接引发安全事故。智驾系统负责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车辆控制,需要和动力、刹车、转向这些关乎行驶安全的执行机构进行大量、高实时性的通信,需要符合最高等级的功能安全标准,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有可能产生安全风险,因此对于工程开发和测试验证的要求极为严苛。其次就是需要升级替换的硬件更多。升级智驾系统意味着要更换域控制器,与此同时,也要为这个全新的智驾“大脑”匹配一套更强的感知系统,包括分辨率更高的摄像头,探测距离更精准的毫米波和超声波雷达等。因为这些硬件传感器的物理尺寸、数据格式、功耗散热与老款不同,为了确保感知的准确性,以及数据传输的稳定高效,需要对传感器进行重新标定,甚至需要改变车身覆盖件和线束布局,复杂度和工程量直线上升,属于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2024款极氪001升级为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方案,需要拆装的零部件就涉及4大门类共计50多个,除了最核心的辅助驾驶域控单元(ADCU)之外,还包括27个辅助驾驶传感器,以及前风挡、内后视镜、前后保险杠以及相关线束等,单单是更换这些硬件的物料成本就超过了3万元。最后就是算法优化和测试验证。因为更换了域控制器和一系列传感器硬件,因此,从底层的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到上层的融合感知、预测、规划和控制算法,车企都需要为“老车新脑”这个特定组合从头开发、调试和优化,确保其可靠稳定,这也是智驾升级背后技术最难、成本最高、耗时最长的环节。正因牵涉如此之广,极氪001和极氪009这次智驾升级单单在售后环节就需要投入至少21个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