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天天变冷,血液病患者可得把心提起来。天冷时人体免疫力易下降,血液循环也会变慢,要是生活里一些小习惯不注意,很可能加重身体负担,甚至诱发病情波动。今天就跟大伙说清楚,冬天这三件事一定别做,记牢了能少走很多弯路,大家要是觉得有用,点个免费的小红心支持下。 第一件事,别睡醒就猛的起身。冬天早上温度低,血液病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贫血、血液循环较差的情况,血管对温度变化更敏感,此时突然从床上坐起来、站起来,容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摔倒受伤。正确的做法是慢一点,先在床上躺个三五分钟,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和体位变化,再慢慢坐起来,靠在床头歇一会儿,最后再慢慢下床,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 第二件事,别吃生冷油腻食物。冬天不少人喜欢吃火锅、烧烤等重口味食物,还有人会直接吃冷藏的水果、饮品,可这些食物对血液病患者不友好。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黏膜,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而血液病患者本身可能存在消化功能较弱的问题,肠胃不适会进一步影响营养吸收;油腻食物则会增加肠胃负担,还可能影响血脂水平,不利于身体代谢。平时应选择温热、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优质蛋白和杂粮,保证营养均衡,这样更有利于维持身体机能,辅助病情稳定。 第三件事,别忽视保暖且突然受凉。冬天寒冷,血液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若不注意保暖,或突然接触凉水、处于低温环境中,身体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可能诱发感冒、感染等问题。感染不仅会加重身体不适,还可能影响血液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建议提前做好保暖措施,穿足够厚的衣物,尤其注意头部、颈部、腹部和手脚等易受凉部位的保暖;洗漱时用温水,避免直接接触凉水;出门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护,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下,天冷时血液病患者除了避免上述三件事,还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温和的室内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等相关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要是突然出现发热、出血加重、头晕乏力明显、心慌气短等症状,千万别硬扛,赶紧去医院就诊,这种时候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可耽误不得。要是觉得这些内容有用,能帮到自己或家人,就点个关注,后续还会分享更多血液病护理的实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