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张晓丽文/摄)11月21日下午,在山西大学理科楼509教室,22名来自泰国、越南、老挝、也门等国家的留学生,专注地手持勾线笔,临摹元代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的局部。这是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理解当代中国”课程中“文化传承与创新”模块的实践课堂,也是留学生们首次通过亲手修复壁画,近距离触摸中国历史。
实践课由专业教师兰芳指导,选取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中的“白虎星君”手部特写作为教学案例。兰芳说:“永乐宫壁画是元代壁画的巅峰之作,混元珠宝器与人物手部的细节完成度极高,能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课程分为填色、勾线、做旧、装裱四个步骤。留学生们模拟历史质感,用专业勾线笔复刻轮廓。来自也门的留学生莫凡感叹:“修复壁画需要极大的耐心,但过程非常有趣!”他曾在山西博物院观看壁画展,“亲手参与后,才发现实际操作比想象中难得多”。
该课程自2023年以来面向来华本科学历生开设,通过模块化专题和故事化案例,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沉浸式体验感,课程核心在于理论与实践融合、语言学习与国情知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