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从“技术验证”迈向“价值认同” 《2025中国5G发展传播力分析》发布

飞象网讯(一飞/文)当前,我国5g发展进入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赋能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在网络建设、用户规模和技术应用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在信息传播的广阔天地中,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格局。媒体的聚焦、产业的讨论、公众的认知,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5g发展传播图景。

在这个背景下,11月21日,在2025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2025中国5g发展传播力分析》正式发布。

《2025中国5g发展传播力分析》重点围绕2025中国5g发展传播声量、2025中国5g发展传播引领城市和企业、2025中国5g发展传播亮点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2025中国5g发展传播声量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显示,2025年1月至11月,与中国5g发展相关的网上重点新闻报道及转载信息共计1346.68万条。2025年6月至11月,月传播信息量均超过120万条。2025年1月起,整体涉5g发展的舆情信息量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于8月到达峰值。

通过分析网上信息来源分布可知,来自微博的信息最多,占比高达39%;其次为自媒体号、论坛、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新闻网站及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文章和外媒。

通过对中国5g发展的传播高频词分析,5g-a、6g、工业互联网、量子通信、统筹、转型、规模化、数智一体、生态等词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产业领域的传播热词。

二、2025中国5g发展传播引领省市和企业

在2025年的5g传播版图上,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湖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重庆市十个省市的5g产业发展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持续扮演着“传播策源地”与“声量制高点”的核心角色,成为5g发展传播的引领省市。这些省市的5g传播影响力并非仅仅源于庞大的网络规模,更是来自其作为政策高地、产业枢纽和创新试验场的复合型优势。具体而言,其影响力体现为:

一是政策导向性传播:这些省市发布的5g相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往往能第一时间引爆全国性媒体关注,成为行业解读未来风向的“必读文本”。

二是产业生态共振:作为顶尖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行业组织的聚集地,各类国际级展会、高端论坛的举办,企业重磅发布、顶尖专家观点交汇碰撞,产生巨大的舆论涟漪效应。

三是标杆应用场景的示范效应:从上海的“5g+智慧医疗先导区”到武汉的“路特斯5g智能工厂”,这些标杆项目的每一次进展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极具传播价值的“故事素材”,通过案例化、场景化的报道,向全国展现了5g的真实价值。

企业方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中国铁塔、华为、中兴通讯、中国信科、联想、百度成为5g发展传播的引领企业。这些领军力量聚焦5g核心攻关、算力网络、工业互联网与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驱动技术融合突破。他们不仅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更通过系统性的战略布局,将5g等前沿技术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企业的担当与远见。

作为5g网络的建设者和普惠服务的提供者,电信运营商的传播影响力体现在“广度”与“温度”。“连接20亿物联终端”“5g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行政村”等里程碑式成就,是面向公众传播最直观、最易感知的素材。他们联合各行业发布的众多“5g+”商用案例,将复杂的技术转化为可理解的应用故事,是5g价值传播的主要“翻译官”和“推动者”。此外,他们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绿色低碳建设、数字包容项目(如乡村教育振兴、无障碍生态构建)以及公益慈善,系统性地释放技术红利,让数字化成果惠及全民,引领产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华为、中兴、中国信科等设备商继续以“技术创新者”的形象引领行业话语。其影响力核心在于通过发布突破性技术(如5g-a、通感一体化进展),持续为产业注入新话题,奠定传播的技术基调。每一次白皮书的发布、每一项性能测试的突破,都能在专业圈层引发深度解读和跟进报道。

终端厂商和互联网巨头是连接5g技术与普通消费者的关键桥梁。终端厂商通过发布支持最新5g特性的手机等终端设备,并结合创新的营销活动,在消费市场制造声量,让用户切身感受到5g带来的体验革新,从而在大众消费层面产生现象级的传播影响力。

2025年中国5g的传播影响力呈现出“城市与企业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产业特色城市构建了传播的场域和场景,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则扮演了从技术引领、网络筑基到应用普及、价值验证的关键传播节点。它们共同编织了一张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网络,不仅扩大了5g产业的声量,更深化了其价值内涵,共同推动了5g产业从“建得好”向“用得妙”的公众认知转变。

三、2025中国5g发展传播亮点

2025年,中国5g产业发展的传播焦点已从早期的网络覆盖、用户规模等“硬指标”,全面转向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所带来的“软实力”与“新价值”。传播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维度:

亮点一:从“样板间”到“商品房”,应用成果普及化传播成为主流。

当前,中国5g产业发展的传播内容不再局限于孤立的示范案例,而是聚焦于5g应用在千行百业中规模化部署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传播的核心从“我们能做什么”到“我们做成了什么”。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报道了大量可复制、可衡量的成功故事。例如,5g应用在汽车、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的全链路改造,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的案例被广泛传播;“5g+智慧农业”如何助力粮食安全生产、溯源等故事,引发了公众对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深度关注。

亮点二:5g-a技术突破,开启“泛在智能”新叙事。

2025年是5g-a技术大力拓展新应用场景的关键年,相关话题成为全年传播的热点。传播核心从“高速连接”到“通感一体、万物智联”,媒体和行业领袖围绕“万兆体验”“千亿物联”“内生智能”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诸如“通感一体化”技术实现的车路协同、低空物流无人机监管等颠覆性应用场景,因其描绘的未来图景而获得了极高的传播声量,为产业注入了新的想象空间。

亮点三: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塑造“智能体通信网络”新范式。

2025年,5g与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构成了年度最具前沿性的传播亮点。舆论聚焦于“aifor5g”和“5gforai”的双向赋能。一方面,利用ai实现网络的自优化、自运维、自修复,打造“零故障”网络成为运营商的核心传播故事。另一方面,5g网络作为“ai算力的毛细血管”,如何高效支撑海量智能终端(如ai手机、aipc、智能汽车)的无缝协同,也成为消费端和产业端共同关注的焦点。

亮点四:传播主体多元化,垂直行业“领军者”成为新晋意见领袖。

当前,5g产业发展的传播声量不再仅由设备商和运营商主导,大量成功应用5g的垂直行业企业站到传播前台,从“技术供应商讲故事”到“价值受益者证言”,其发声更具说服力和示范效应。来自实体经济的“用户证言”,回应了社会对5g的关切,也极大地增强了5g价值的影响力,传播内容也从技术参数变为实实在在的商业成果,更易引发跨行业的共鸣与效仿。

亮点五:价值传播升维,从“效率提升”到“绿色发展与社会公平”。

5g的传播价值体系更加完善,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成为新的亮点,从关注商业价值到关注社会价值。5g通过赋能远程办公、智能电网、精准农业等,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故事线被广泛传播,体现了科技的“温度”,获得了主流媒体和公众的高度赞誉,塑造了5g产业的良好社会责任形象。

2025年中国5g产业的传播亮点,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技术验证”迈向“价值认同”的轨迹。传播内容更务实、更智能、更多元,其核心叙事已经转变为:5g不再是孤立的技术,而是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并切实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