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简单的科普一下可控核聚变技术目前的难点以及研究进度的情况,大家可以心里对这个技术真实情况大概有个数。🔻目前可控核聚变技术主要面临三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其实目前在研究的DT核聚变所需的T元素(氚)非常难以获得,自然界中几乎没有,需要人工制取,而成本极其高昂,一克价格大概需要数万到数十万美元。而理论上核聚变反应堆可以自己生产T元素,理论上是有实现自持运行的可能性的。但这都只是“理论上”,目前还没有被验证究竟能否自持运行,或许实际工程测试发现增殖率太低,自持运行不可能呢?我们目前建造的试验装置其中一个任务就是研究这氚元素自我增殖系统的可行性,目前人类对这个的实测研究进度基本上是0%。🔻第二个难点是“第一壁”问题。所谓“第一壁”问题意思是在DT核聚变中,会产生大量的高能快中子,这些中子会和DT元素一起与反应堆内壁材料碰撞,把内壁材料“撞坏”,让内壁材料快速老化崩溃。这个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提出了很多种“第一壁”材料设计,但是都还没有经过实际测试验证抗超高能中子冲击性能,因为目前DT聚变试验维持最长的时间也就是几分钟十几分钟水平,距离工程验证的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还差得很远。🔻第三个问题就是燃烧时间问题,长时间的控制等离子体燃烧,是需要非常精细的预测模型和调控系统的,目前正在研究让AI大模型学习和参与调控。等离子体是团混沌系统,发生随机撕裂,故障会直接干爆偏滤散热器,导致反应堆停机,并且内部辐射极其强烈,需要等一段时间几个星期几个月才能进去修复。目前日常在研究的等离子体湍流约束控制基本都不是真正DT聚变的等离子体,真正的DT聚变的等离子体会不会和我们之前研究的有很大不同?都不好说。🔻所以目前人类研究DT聚变的进度,如果用做出能够长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自我维持发电的示范聚变堆是100%目标的话,人类目前的进度最多就只有15%,三大最关键难题基本上别说解决了,连门槛都还没完全摸进去。🔻所以说某些自媒体和媒体,吹什么可控核聚变就快要好啦!已经胜利在望了,完全就是不负责任的乱说。尼玛,进度10-15%也叫“胜利在望”?🔻而且,就算进度达到100%了,这种示范堆因为氚元素和锂6需要补充问题,第一壁的更换问题,其运行成本也是相当高昂的,用来发电成本会很吓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廉价得不得了,取之不竭又方便的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