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唐朝凌烟阁24功臣官职:正一品只有5个,正三品多达8个,秦叔宝官职垫底 贞观十

唐朝凌烟阁24功臣官职:正一品只有5个,正三品多达8个,秦叔宝官职垫底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下令绘画了凌烟阁24功臣。 凌烟阁排名有先后,是按照官职进行的排名。 因为此时已经有一部分功臣去世了,职位是以赠官为准,而赠官都是要大于生前官职的。 又因为死者为大,同样的官职,去世的人排名在前。 下面以唐朝官制看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几品官: 1、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是正一品。 2、司空、扬州都督、河间郡王李孝恭(赠官) 司空,三公之一,正一品,但三公中位列最后。 3、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赠官) 正一品,与李孝恭一样是赠官,但李孝恭的郡王压他的国公一头,而且李孝恭是宗室,在他之前没有问题。 4、司空、相州都督、郑国公魏徵(赠官) 正一品,杜如晦630年去世,魏徵则是643年去世,排名靠后一下。 魏徵正好在凌烟阁排名之前去世,沾了赠官的光,否则怎么也不能在房玄龄之前,毕竟原先是太子李建成一派,与李世民一派的房玄龄、杜如晦还是差了一些。 5、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正一品,房玄龄功劳很大,是活着就做到了司空,可以看出功劳仅在长孙无忌之下。 后续房玄龄去世,李世民追赠为三公之首太尉,也可以看出他的分量之重。 只是凌烟阁设立之时,房玄龄毕竟在世,被3个去世加赠司空的人给压了下来。 6、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 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的文散官,也就是没有实际职事的文职官员荣誉性称号,但参与朝会,有俸禄,代表官员品位等级。 7、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 从一品,他是643年加授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是642年。 8、特进、卫国公李靖 特进,文散官第二阶,正二品。 9、特进、宋国公萧瑀 正二品,加授时间晚于李靖。 10、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国公段志玄(赠官) 辅国大将军,正二品‌武散官,唐代武官体系中的第二高荣誉头衔,仅次于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 虽然特进和辅国大将军同是正二品,但武在文之后,特进在前。 11、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 正二品,段志玄已去世,在他之前。 12、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赠官) 尚书右仆射,从二品。 13、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国公殷开山(赠官) 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从二品。 14、荆州都督、谯国公柴绍(赠官) 荆州都督是大都督,从二品。 15、荆州都督、邳国公长孙顺德(赠官) 从二品官员。 16、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洛州都督,从二品。 尚书左仆射、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荆州都督、洛州都督都是从二品,但也有先后之分。 17、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 吏部尚书,正三品。 光禄大夫是从二品,但没有俸禄,不参与朝会,就是挂个名的虚职,不计入排名。 18、左骁卫大将军、郯国公张公谨(赠官) 左骁卫大将军,正三品,十六卫大将军都是正三品。 19、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 左领军大将军,正三品。 20、礼部尚书、永兴县公虞世南(赠官) 礼部尚书,六部尚书都是正三品。 虞世南的县公爵位是从二品,低于从一品的国公之上,却位列于此,说明排名是不计入爵位的。 21、民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赠官) 民部尚书也就是后续的户部尚书,正三品。 22、光禄大夫、民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正三品。 23、光禄大夫、兵部尚书李勣 兵部尚书,正三品。 24、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赠官) 徐州都督,中都督,正三品。 最后几个正三品官员,也是有先后之分,中都督是最靠后的。 秦叔宝凭着赠官却位列最后,也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在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后,秦叔宝在12年中一直在家养病,别说没有功劳,连苦劳也没有,自然没有任何加封,去世才追赠了一个三品。 其实,后续的唐高宗时期,凌烟阁中无论是在世的人,还是去世的人,大多都有再追赠,秦叔宝却是定格在了徐州都督,官职是最低的。 综合来看,凌烟阁共是5个正一品,2个从一品,4个正二品,5个从二品,8个正三品。 这还是大唐之初,能到三品就很难了,8个三品中有4个赠官,后续唐高宗之后,在世的官员到三品基本就是顶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