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74年,他斥巨资192元,买了一箱茅台,被众人骂傻瓜,可47年后,这箱茅台竟

1974年,他斥巨资192元,买了一箱茅台,被众人骂傻瓜,可47年后,这箱茅台竟让他成为了“千万富翁”!为何?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中国还在计划经济,茅台酒虽然已经是国酒,但价格远没现在这么夸张,一瓶普通茅台零售也就八九块钱,一箱24瓶算下来一百多块顶天了。可就算这样,对大多数工人来说,一个月工资才三十来块,买一箱酒也得咬牙攒好几个月,绝对算得上奢侈品了。很多人一年到头都舍不得喝一口,顶多过年过节才敢开一瓶解解馋。 1974年,美国华侨张永贵回广东探亲,这人特别爱喝茅台的酱香味,托老乡去供销社帮忙买酒。老乡费了好大劲才弄到一箱1974年产的葵花牌茅台,整整24瓶,付了192元现金。这箱酒是地方国营茅台酒厂生产的,瓶身贴着金黄色的葵花商标,那时候葵花牌主要是外销用的,内销很少见。周围人听说他一下砸了这么多钱买酒,顿时炸了锅,好多人当面说他傻,说这钱够买多少斤猪肉了,喝茅台有啥意思,还不如多吃几顿好的。有人甚至笑他脑子进水了,花大价钱买酒摆谱,纯粹是败家。 张永贵当时买这箱酒,本来是打算自己慢慢喝的,他对酱香情有独钟。可没过几天,他就看到报纸上登了一则国外新闻,一瓶十八世纪的法国老葡萄酒在美国拍卖出了天价。这消息让他一下子警醒了,正好葵花牌茅台眼看就要停产——事实上,第二年1975年初,出口茅台就全部换回飞天商标了,葵花牌彻底停用,生产年限总共才几年,产量本来就不多,尤其是1974年那批更少。从那以后,张永贵死活不舍得开一瓶,就把整箱酒原封不动藏了起来,带回美国,一直当宝贝供着。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茅台酒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八十年代初一瓶还十来块,到了八十年代末就上百了,九十年代再翻几倍,新世纪以后更是一路狂飙,现在飞天茅台零售价都两三千了,陈年老酒那就更别提了。尤其是葵花牌,因为停产早,主要又是外销,当年出口量有限,国内几乎见不着,存世量少得可怜。收藏圈里,葵花茅台早就成了顶级稀缺货,单瓶价格动辄几十万,原箱完整的更是凤毛麟角。 张永贵在美国守着这箱酒,几十年没动过一口,定期检查保存状态。2018年他因病去世前,把箱子传给了儿子张宗任。儿子继承后也没急着卖,一直等到2021年6月,才委托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上拍。这箱1974年葵花牌茅台,外包装木箱完好,24瓶一瓶不少,瓶盖封条都没动过,酒液清澈,标签鲜亮。拍卖行一开始估价才20万到45万英镑左右,谁知道开拍那天,14个买家通过电话和网上疯抢,价格一路被推高,最后以100万英镑成交,折合人民币差不多900万。 这价格一出来,整个收藏圈都惊了,一箱酒从192元涨到近900万,平均每瓶37万多,创下了当时中国白酒在境外拍卖的最高纪录。买家是个亚洲人,身份没公开,但肯定是大收藏家。很多人算账,说这箱酒升值了四万多倍,比炒股炒房都狠。其实原因说穿了就那几点:一是葵花牌本身就稀缺,生产时间短,1974年那批产量尤其少;二是原箱原封,没开过封,保存完美,这种状态的老茅台几乎绝迹;三是这些年茅台品牌价值暴涨,陈酒越来越被当成“能喝的古董”,有钱人追捧,市场供不应求。 现在回头看,当年嘲笑张永贵傻的那些人,恐怕肠子都悔青了。192块钱在当时确实是巨款,够普通家庭过半年了,可谁能想到47年后,它能变成千万资产?这事听着像传奇,但其实就是眼光加耐心。中国这几十年的变化太大了,茅台从普通名酒变成奢侈品再到投资品,也映衬了整个国家的崛起。张永贵没赶上看到拍卖那天,但他儿子成了真真正正的千万富翁,一箱酒改变了家族命运。说到底,收藏有时候真不是赌运气,而是看你敢不敢在别人都觉得疯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判断。

评论列表

夜礼服假面
夜礼服假面 1
2025-11-24 19:27
我姥爷跟我说过他喝的茅台八块一瓶,一开始我还不信[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