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青,一男子网恋3年,每月准时给女友转3000元生活费,逢年过节还发520、1314红包,甚至女友奶奶生病时还一次性转了2万,3年来,男子一共为女友花了11万,却一面也没有见过,每次想要视频、语音全被女友各种理由拒绝了。当男子攒够买房首付,再次提出想跟女友见面商量时,居然直接被女友拉黑了,男子一气之下报了警,一查才知道,他谈了三年的女友竟然是一个糙汉假扮的! (来源:法治日报) 2023年,天津西青的小李在交友软件上刷到了一个叫“晓雯”的账号,头像里的女孩扎着马尾,笑容清秀,一下就吸引了他。 聊天时“晓雯”说,自己父母离异,从小跟着奶奶长大,为了凑学费在工地打零工,“昨天加班到凌晨,手冻得握不住筷子,想喝杯热奶茶都舍不得”。 这番懂事又可怜的话,让心软的小李满是心疼,没聊多久两人就确立了网恋关系。 确定关系后,“晓雯”的“困难”就没断过。一会儿说老板拖欠工资没饭吃,一会儿说天冷缺件厚外套,换季了又念叨皮肤差想买面膜。 两个月后,她跟小李说自己年纪小办不了卡,让他每月“借”3000元当生活费,还承诺见面时用现金归还。 小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每月1号准时转账,逢年过节还会发520、1314的红包,后来“晓雯”说奶奶生病,他还一次性转了2万元。 这三年里,小李无数次提出想见面或视频,可“晓雯”总有理由推脱:一开始说在外地打零工,年底回天津;后来又说进了电子厂,手机要上交;实在瞒不住了,就说宿舍室友多不方便,等攒够钱租房就见。 发来的照片永远精致,背景却总是模糊的墙角或路边,语音听起来娇滴滴的,可每次要视频就找各种借口。 三年下来,小李前前后后转了11万多元。2025年11月初,他攒够了买房首付,兴奋地跟“晓雯”说想见面商量买房的事,结果消息发出去全是红色感叹号——他被拉黑了。直到这时,小李才幡然醒悟,连夜报了警。 警方顺着转账记录和社交账号一查,真相让小李傻了眼:那个让他心疼了三年的“女友”,真实身份是个叫刘某某的中年男人。 “晓雯”的照片是AI生成的,语音是变声软件合成的,那些懂事的话、可怜的经历全是编的。 刘某某坦言,他就是看小李心软好骗,从没想过还钱,拉黑只是因为催见面催得太紧。目前,刘某某已经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这件事看着离谱,却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网恋里的“完美恋人”可能全是假象。 AI生成的假照片、变声软件的甜言蜜语,再加上精心设计的“可怜人设”,很容易让人陷入情感陷阱。 不管网上聊得多投缘,只要没核实真实身份,涉及金钱往来就一定要警惕。真正的感情从来不是靠转账维系的,不见面、总借钱的“网恋”,大概率都是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