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日本最新通报原定于11月25日访问东方大国的日本企业访问团,已经取消或推迟。只能说高市早苗这一句话扔出来,等于直接给热热闹闹准备出发的日本企业访问团浇了一盆冰水,20 多家巨头心里估计把肠子都悔青了 —— 毕竟谁也不想为政客的嘴瘾买单。要知道这位可不是普通议员,是 2025 年刚上任的日本首相,还是出了名的极右翼,打从进入政坛就没少在敏感问题上踩线,否认侵略历史、参拜靖国神社都是常规操作,之前就喊过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次在国会公然把台湾问题和日本 “存亡危机” 绑在一起,简直是精准触碰红线。这些要去访问的企业,没一个离得开东方大国市场。就说丰田,2012 年钓鱼岛事件那回,它在华销量直接腰斩快一半,单月同比跌了 49%,当年全年少卖 4 万多辆,跟这次比起来,上次的风波都算小打小闹。现在东方大国 2024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都突破 1286 万辆了,占全球快一半,丰田正急着靠合作补电动化的短板,这时候访问泡汤,错过的可不是一单生意,是整个转型的窗口期。索尼和松下更不用说,前者的半导体部件有一大半销往中国,后者的新能源电池还指望跟东方大国车企绑定,要知道中国可是占了全球 18.3% 的半导体消费份额,丢了这里的订单,财报都没法写。更讽刺的是,这些企业早就做足了准备,线上磋商磨了好几个月,连中日友好交流活动的流程都定好了,就等着实地考察签协议。结果高市早苗一句话,不仅访问黄了,连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 24 场在华活动都被取消了,从研讨会到商务洽谈一刀切。这场景跟之前太像了,2012 年钓鱼岛事件后,不仅日系车卖不动,连全日空和日航都一下子取消了 5.2 万个中国游客预订座位,现在不过是换了个领域,遭殃的还是企业。日本企业心里门儿清,东方大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从来没含糊过,之前谁越线谁吃亏。就说水产品,2023 年核污染水排海时中方暂停进口,日本对中国内地的农林水产品出口直接降了 29%,海参品类跌了 38%,好不容易今年 6 月恢复了 37 个地区的出口,高市早苗一句话又给搅黄了,光水产相关行业一年损失就超 1100 亿日元。现在轮到新能源和半导体这些支柱产业,企业哪敢冒风险,万一被列入反制清单,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 有专家算过,要是制造业合作受挫,日本损失可能上万亿日元。这些企业也不是不想来,实在是环境不允许。东方大国市场的分量摆在这里,每 5 日元的日本入境消费就有 1 日元来自中国游客,半导体材料、汽车零部件这些日本优势产业,更是靠中国市场撑着营收。但政治氛围搞僵了,就算硬着头皮来,洽谈也肯定没人捧场,反而可能被舆论骂 “赚着钱还跟着政客捣乱”。高市早苗倒是痛快了,踩着敏感问题刷政治存在感,可苦了这些企业,本来想靠合作抢份额,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韩国、欧洲的竞争对手趁虚而入。说到底,这就是典型的 “政客放火,企业买单”。20 多家巨头的访问计划,抵不过一句挑衅言论,毕竟在核心利益面前,经贸合作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日本企业心里比谁都清楚,要是政治上踩了红线,再大的市场蛋糕也吃不上,与其过来碰钉子,不如先推迟访问,等着看这位首相什么时候能把嘴闭上 —— 只不过这推迟的日子里,错过的商机可就再也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