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这个人,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你说他研究日本历史吧,却总爱替日本说话。 他开始有点理解网上那些愤怒的网友了。 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也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位历史学者,在触及民族伤痕的话题上,姿态总是那么轻飘。最近他在微博上劝大家在中日关系上“彼此给个台阶,差不多得了”。这话听着温和,可放在日本政客屡次触碰中国底线的背景下,难免让人觉得骨头太软。 最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还是他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说法。他竟然将那段铁证如山的历史描述为“误杀”,理由是日军难以区分混入平民的中国士兵。这种论调,模糊了侵略与反侵略的大是大非,让历史的血迹变得模糊。一个以治史为业的教授,视角竟如此倾斜,难怪寒了不少人的心。 我预料到学者会有独特见解,也预料到研究外国历史容易受其文化影响,但万万没想到,他能把祖辈是“抗日分子”当作压制不同声音的资本。先辈的荣光,不是这样用的。 看看他退休后,转身忙着推广日本留学,将日本描绘成“逃避内卷的乐土”。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那些“宽容理解”的呼吁,底下是否藏着利益的影子。学者失了风骨,话就再也说不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