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2023年7月拍摄于哈佛大学博物馆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有的敦煌壁画,均是1924年由该馆东方部主任兰登·华尔纳以野蛮手段从莫高窟盗揭而来,共12块,涵盖盛唐、武周等时期精品,现多藏于馆内赛克勒博物馆,具体核心藏品及相关情况如下:
1. 来自320窟的盛唐壁画:作为盛唐代表窟,其南壁《释迦牟尼树下说法图》的左侧菩萨头像和右侧天龙八部像均被揭走。前者尺寸47×62.2厘米,后者37×43.5厘米,是该窟壁画的核心精华部分,展现了盛唐佛教绘画的细腻线条与饱满色彩。
2. 来自321窟的武周时期壁画:这里有两块被盗揭的菩萨相关壁画,一块是51.5×31厘米的菩萨像,另一块是35.3×63厘米的半身菩萨像。因盗揭手法极为低劣,这两块壁画毁坏严重,原本的画面细节已很难完整辨认。
3. 来自329窟的初唐壁画:该窟北壁《弥勒经变图》左侧被盗揭走两块菩萨像壁画,尺寸分别为37.8×29.2厘米和52.5×26.4厘米。如今莫高窟329窟的这幅壁画上,仍留有这两块壁画被揭走后留下的突兀方形白痕,成为文物遭劫的明显印记。
4. 来自323窟的初唐壁画:南壁的佛教史迹画《东晋扬都金像出渚》是此窟的关键藏品,尺寸达50.8×94厘米,同时东壁还有一块33×36厘米的僧人像壁画被盗走。其中《东晋扬都金像出渚》记录了佛教相关历史场景,具有极高的史料与艺术价值。
5. 来自335窟的武周时期壁画:这里有一块47.2×46.7厘米的《三跪拜的菩萨》壁画,画面呈现出三位菩萨虔诚跪拜的姿态,体现了武周时期佛教壁画的独特风格,同样因野蛮盗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华尔纳用浸胶纱布粘贴壁画再撕揭的盗掠方式,本身就对壁画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些流失的壁画不仅是敦煌艺术的瑰宝,更是近代中国文物流失的沉痛见证,敦煌研究院曾多次呼吁相关文物归还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