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5年,麦克阿瑟来到日本后,生活靡乱无度,不仅多年霸占着日本第一女神,还成了

1945年,麦克阿瑟来到日本后,生活靡乱无度,不仅多年霸占着日本第一女神,还成了太上皇,此后七年间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当他离开时,日本数百万民众却都自发为他送行。 1945年8月,当那个戴着墨镜、嘴里叼着玉米芯烟斗的美国男人,走下B-17轰炸机时,整个日本都在颤抖,厚木机场的周围一片死寂。 没人能想象到,七年后,当这位曾高高在上的“太上皇”麦克阿瑟离开时,数百万人会涌向羽田,挥动着写着“再见”的横幅,甚至有人泪流满面,情感难以抑制,这一幕简直堪称历史的魔幻剧。 1945年,二战的硝烟尚未散尽,麦克阿瑟成为了日本的“统治者”,如果说二战是一场物理上的毁灭,那么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换心手术”,才是深层的精神重塑。 战争摧毁了日本的家园,但麦克阿瑟给日本人的精神骨架来了第一刀,令他们从此失去曾经的尊严和信仰。 刚刚战败的日本,尚未从废墟中站起,麦克阿瑟便开始在东京的豪华办公室中,以至高无上的姿态,指挥着一切。 一张照片,彻底改变了日本百姓的世界观,照片中,麦克阿瑟穿着西装,站在天皇裕仁面前,高高在上。 这个曾被视为神明般的存在,竟在一个美国人面前低头,而更震撼的是,《人间宣言》发布后,天皇不再是神明,而是“普通人”。 那一瞬间,东京街头无数曾经在皇宫前匍匐磕头的民众,突然感到自己再也不必向这位“神”低头。 而麦克阿瑟的“重建”远不止于此,他的手段非常狠辣,尤其是在日本的农村和经济领域,战后的日本一贫如洗,尤其是农民的困苦状况,几百万农民与土地几乎完全失去了联系。 麦克阿瑟决心通过“土地改革”彻底改变这一切,他把大地主的财富强行剥夺,将土地分给那些贫苦的农民。 500万公顷土地的重新分配,瞬间改变了日本农村的面貌,日本的农田产量逐年上升,到了1948年,稻米产量居然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不仅如此,麦克阿瑟还大刀阔斧地改革了日本的工业结构,日本的几大财阀,如三井、三菱等,曾是日本经济的支柱,但也在战争中掌控了国家经济命脉。 麦克阿瑟表面上拆分这些财阀,禁止垄断,实际上,他知道,美国的军事需求,才是当下最急需解决的事情。 于是,他默许这些财阀重新整合,并允许它们在朝鲜战争期间重新崛起,通过大量军火订单的刺激,这些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日本的GDP也因此猛增了12%。 麦克阿瑟一方面让日本得到了复苏,另一方面,却也在为美国建立了一个可控的、依赖于美国的军事和工业体系。 虽然在“盟军总部”里,麦克阿瑟的日子过得比日本天皇还滋润,东京的民众还在为食物发愁,麦克阿瑟却在享用从美国空运来的牛排和威士忌,甚至有当时的“国民女神”原节子,也成了他餐桌上的常客。 无论是情报局的“美人计”,还是麦克阿瑟真的动了情,两人在东京高档餐厅的频繁约会,成为那个战后灰暗时代最耀眼的八卦新闻。 虽然这种关系被部分人解读为权色交易,但也满足了当时日本人内心的某种虚荣:即便是美国的征服者,也会被我们的女神所征服。 这场“美日亲善”的大戏并没有持续太久,1951年的一天早晨,麦克阿瑟接到了来自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解职令。 得知消息时,他正拿着早餐勺子,淡定地说了一句:“我明天就走。”这个曾不可一世的五星上将,最终还是要黯然离去。 敞篷车驶过东京银座街头时,成千上万的日本民众涌上街头送别,学生挥动着纸旗,家庭主妇哭得涕泪交加,许多人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哭。 只是因为这位曾经“征服”了他们的美国人,给了他们的国家一口饭吃,给了他们土地,甚至让女性第一次获得选票。 麦克阿瑟的离开,给了日本人一个复杂的告别,他让日本从废墟中重生,但也让这个国家的灵魂被牢牢拴在了美国的战车上。 但对于当时的日本人而言,麦克阿瑟离去时所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面具,更是他们未来的命运,给了你面包,却拿走了你的灵魂,这大概就是所谓“重生”的代价。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日本公开昭和天皇与麦克阿瑟第一次会见记录 中华网热点新闻——日本女演员原节子,被“献给”麦克阿瑟当情人,一生未婚终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