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突然哑火了。 乌克兰那边放风说,朝鲜的炮弹,断供了。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今年给俄罗斯的量,连去年一半都不到。 消息一出来,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嚯,朝鲜被榨干了? 这想法,太天真了。 你以为国家跟国家之间,是哥们儿义气,你好我好大家好,我把裤衩都当了也得帮你? 别闹了,都是生意。 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钱,就是资源,就是谁家底厚。俄罗斯一天几万发炮弹往外砸,自家兵工厂缝缝补补一年也就产三百万发,这缺口多大?跟个无底洞似的。 朝鲜是穷,但人家不傻。 攒了几十年的家当,一千多万发炮弹,哗啦啦跟流水一样运过去。换回来的是什么?是俄罗斯的石油、粮食,是眼馋了好久的技术。 说白了,这是一场早就盘算好的“以物易物”。 现在两年过去了,家里急需的东西换得差不多了,好用的、保质期内的炮弹也送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都是压箱底的老古董,得上流水线翻新才能用。 你是我,你怎么办? 当然是踩刹车啊。 新造出来的炮弹,肯定得先把自己家的武库填满。毕竟隔壁美韩天天在你家门口晃悠,航母开过来,战机飞过去,谁敢真把自家防线掏空了去帮别人? 那不叫仗义,那叫蠢。 所以,根本不是什么“库存耗尽”,更不是“突然断供”。 就是一场交易,到了该调整节奏的时候了。 第一阶段的目标达成了,拿到了想要的东西,现在得缓一缓,把自家的事儿办好。至于剩下的那些老炮弹,翻新好了,还能接着卖,细水长流嘛。 这盘棋,朝鲜下得精明着呢。 真正该焦虑的,是在前线等着炮弹的将军。看着一天天减少的火力密度,进攻的脚步被迫放慢,那才是真的难熬。 战争就是这样,冰冷、残酷,每一步都是算计。 哪有什么掏心掏肺的兄弟,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