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于11月21日闭幕,为期13天的全运会专项运输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赛事期间,广州地铁通过灵活调度、高效疏导和贴心服务,安全运送乘客累计1.34亿人次,日均运客达1033.23万人次,为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城市轨道交通支持。

全运会9天单日破千万,限行工作日日均增长9.11%
全运会期间(11月9日至21日),地铁线网累计9天单日客运量破千万,最高单日客运量出现在11月14日,达1177.2万人次。期间单条线路累计客运量最高为三号线(含三北)2375.47万人次,其次为二号线1465.52万人次、五号线1343.58万人次;单个车站累计客运量最高为体育西路站519.32万人次,其次为嘉禾望岗站448.12万人次、珠江新城站366.16万人次。
数据显示,十五运会实施交通管理措施期间(11月6日至20日),线网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1043.39万人次,较平常增长9.11%,周末日均客运量达1007.67万人次,较平常增长21.37%。期间,地铁三(含三北)、四、五、九号线及广佛线工作日启用周五时刻表,延长晚高峰时间,压缩最小行车间隔,整体运力有所提升;工作日六号线早高峰、八号线晚高峰各增加1列车上线,运力分别提升3.8%和9.2%,确保运力运能充足。

增设300余处导向标识,重点车站高效运转
11月9日开幕式当天,为应对开幕式进、散场的集中客流,二十一号线天河公园至苏元段开行专列202列次,最小行车间隔从5分钟缩短至3分钟,运力提升67%,四号线首次分阶段调整终点站,散场时段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2分32秒,高效疏运观众和工作人员约6.46万人次,并通过公交接驳专线加强停运区段交通保障。此外,加强线网客流实时监测和行车动态调度,在嘉禾望岗站、水西站加开备用车补充运力,有效疏运迂回换乘客流和科教城师生返校客流等,累计加开列车6列次,确保线网客运组织平稳有序。
赛事期间,苏元、天河公园、黄村、大观南路4个开幕式重点站客流较日常有较大增幅,线网按“重点站点、重点时段、重点保障”原则,统筹推进客运组织、协同联动和乘客服务,并按“一站一策”制定现场客运组织预案,全面优化站内外客流流线,动态调整扶梯、闸机等关键设施运行和开启方向,设置300余处导向标识,投入1000余名工作人员现场值守和引导,为开幕式及各场赛事提供安全、便捷、有序的出行保障。

投入志愿者7883人次,系列票卡产品深受欢迎
自11月1日1463名城市志愿者在广州地铁线网的10个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城市志愿服务站全面“上岗”,截至11月21日闭幕,广州地铁累计投入城市志愿者和常态化大客流志愿者7883人次参与保障,为广交会和全运会“双盛会”提供现场咨询、出行引导、应急救助等支持。全运会期间,广州地铁爱心服务持续在线,据不完全统计,仅地铁服务热线96891及广州12345接到乘客反馈的地铁工作人员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就达84件。
期间发行的全运会主题一日票、主题三日票和限量版珍藏纪念票套装等系列票卡产品深受欢迎。目前限量版珍藏纪念票套装已进入最后发售阶段,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黄村、大观南路、体育中心、林和西、五山、白云公园、广州体育馆、大学城北、蕉门、竹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机场北、机场南、广州白云站、东山口、黄沙、珠江新城、公园前、天河公园、万胜围等车站的客服中心线下购买,也可通过“地铁悠选-广州地铁博物馆文创店”微信小程序线上购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苏赞、杨朝露通讯员:何淑勤、黄泽婷、曾启立
广州地铁供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