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英国老头太牛了!居然把美国人的传统火鸡卖回给美国人,还卖出了天价。 故事是这样的:保罗·凯利家在英国养火鸡50年,用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手工拔毛、挂起来风干。这手艺在美国都快绝迹了,他却当成宝。2003年他到美国考察,跑遍五个州后惊呆了:这号称火鸡故乡的地方,竟然没人用传统工艺了! 机会来了! 他心想:我一个英国人,来教美国人做火鸡?有点班门弄斧啊。但转念一琢磨:这不明摆着是蓝海市场吗? 说干就干。他在弗吉尼亚买了130英亩地,建了美国几十年来第一个新火鸡孵化场。如今他的火鸡一磅卖15美元,是普通冷冻火鸡的15倍。一只32磅的火鸡要价500美元,照样有人抢着买。 凭什么这么贵? 三个字:慢工出细活。 别人家的火鸡速成上市,他的要养三倍时间。每只都要手工处理,挂起来风干两三周,重量会掉3%。但这恰恰成了卖点——就像茅台酒需要时间陈酿,好东西急不得。 更绝的是他的生意经。这家企业坚持家族全资,零负债。用他的话说:“我每晚都睡得着,因为我们做的每个决定都输得起。” 这话太实在了。现在多少创业者把身家性命全押上,整天提心吊胆。他却告诉你:冒险可以,但要量力而行。 他的火鸡在美国95%的销量集中在感恩节。这就好比中国的月饼,平时没人买,中秋节前抢破头。他看准的是节日消费心理——过年过节的,谁不想吃点好的? 如今他儿女也开始接手生意。老爷子梦想很简单:让大家提前半年预订火鸡,按订单养殖。这招高明,既解决了库存问题,又创造了稀缺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标准化大行其道的今天,老祖宗的手艺反而成了稀缺资源。就像现在年轻人追捧手工制作、古法酿造一样,真正的好东西,永远有人愿意买单。 下次你吃火鸡时想想:这英国老头用最传统的办法,在最现代的市场杀出一条血路。这证明了一个道理——有时候,往回走才是真正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