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35年,这一天,红军援西军保卫部长曾仁文,正在繁忙的工作,突然接到了特务连长

1935年,这一天,红军援西军保卫部长曾仁文,正在繁忙的工作,突然接到了特务连长报告,称军部来了一位东北军的著名抗日勇士,外号叫做“小白龙”。这个“小白龙”武艺高强、豪侠仗义,在东北几乎家喻户晓,是一位很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 曾仁文是江西吉水人,1907年出生在贫农家里。二十年代后期,他先加入共青团,很快就投身到当地农民运动里头,组织穷苦人分田地、斗恶霸。1929年,他直接参加了吉水仁寿区的农民暴动,带着队伍抄了乡公所,烧掉田契,还缴了几条枪分给大伙。那时候江西苏区搞得火热,他1931年正式进了红军队伍,第二年转为正式党员。 在中央苏区,他先干共青团的工作,当过吉水县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后来还管组织部长,专门动员年轻人参军打仗。1931年红军第二次反围剿,东固山区那场仗打得漂亮,他当时是连长,带着战士从山坡往下冲,抓了一大批国民党兵,还缴了四十九师师长王金钰的皮箱,里面有密码本和金条假币。仗打完后,在松树林里,他被介绍给毛泽东,毛主席握着他的手夸他勇敢,还问了家底情况。 后来他调到江西军区独立十三团当政委,又去赣江游击总队,既当政委又当团长,在赣南山里带队打游击,几次冲出国民党包围圈。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他跟着军委纵队收容队走,一路收拢掉队的战士,帮他们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后,他进了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先干侦察部长,后来当军特派员,专门负责审查来往人员,抓潜伏的特务。 那阵子援西军保卫部工作忙得脚不沾地,曾仁文天天批文件、审材料。有一天特务连长跑来报告,说军部来了个东北军过来的抗日英雄,自称外号小白龙,说是慕名来投红军,只身一人,没带任何介绍信。曾仁文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两军虽然有来往,但这么出名的人物突然单枪匹马跑来,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太蹊跷。他立刻放下手头事,赶过去看看。 这个人一进屋就大吹大擂,说自己在东北怎么单挑鬼子部队,日军一提他名字就腿软。饭端上来,大家伙热情招呼他吃喝,他却筷子动得少,酒一口不沾。屋里生着炭火,大家热得解扣子,他却把军大衣裹得死死的。曾仁文越看越觉得这人不像东北汉子,口音也别扭,吹牛吹得太离谱。大家伙都把眼神投向他,他没吭声,先稳住。 他借口去催菜,出了屋子直奔炊事班,悄悄跟班长说了几句。不一会儿,班长端来一大盘新鲜大葱,一半白一半绿,旁边一碗香喷喷的大酱,放到那人跟前就走了。东北人最爱就着大酱啃生葱,这人却嫌碍事,直接把盘子推到桌子中间去了。曾仁文一看就知道露馅了,当场拍桌子问他到底哪疙瘩人。那人还硬撑着冒充东北口音,一仔细听,尾音全是陕西味。 曾仁文不再废话,直接叫战士进来,把人按住搜身,从大衣里兜掏出国民党特务证件。这家伙本来带证件是准备万一碰上国民党部队好脱身,没想到栽在红军保卫干部手里。这事一下子在陕北传开了,大家都说曾仁文眼毒心细,破案神了去。从那以后,陕北根据地对特务渗透更警惕了,保卫工作也抓得更紧。 抗日战争打响后,曾仁文先在八路军兵站部干特派员,后来去太原办事处管保卫。1939年春天,他调到兵站部第二办事处当政委兼主任,管河南渑池到山西壶关八个兵站。那条交通线五百多里长,是内地通延安的最主要秘密通道,护送干部、伤员、大学生,还转运枪支弹药和金银。当时日军封锁严,他带着队伍想尽办法,保证线路畅通。 1940年秋天,为了开辟新交通线,成立了晋中支队,也叫同蒲兵站,曾仁文当支队长兼政委。他把这支队伍带得既能打仗又讲纪律,经常化整为零,组成小分队和武工队,夜里摸进敌占区,端日伪据点,救被围的友军。日伪军听说晋中支队来了,往往不敢硬碰,有时候支队用上百头毛驴驮弹药过据点,伪军只敢朝天放几枪意思意思就放行了。这支队伍在晋中一带威名远扬,给敌人压力很大。 后来曾仁文升到八路军总部后勤部当参谋主任,杨立三是部长,两人搭档干后勤。那时候日军扫荡频繁,物资藏不好就全完了。他亲自带人跑遍驻地附近的山沟,一条一条丈量地形,选隐蔽地方挖洞库。 1943年5月,日伪军一千多号人突然包围了山西和顺松烟镇的后勤机关。曾仁文带着警卫连在山崖上堵敌人,掩护大部队和物资先撤。战士们依托石头死打,子弹打光了还用石头砸。敌人从四面围上来,眼看守不住了,曾仁文喊大家宁死不当俘虏,带着剩下十几个人跳下悬崖,全牺牲了,才36岁。 曾仁文从苏区到长征,从陕北到晋中,一辈子干的都是保卫和后勤这些不起眼但要命的工作。抓特务、藏物资、开交通线、带兵打仗,他样样实打实干,从不图名。像他这样的人,当年红军八路军里多得很,正是他们一步步把革命撑起来了。抗日那几年,国民党特务想钻空子搞破坏,曾仁文那样的保卫干部就是堵枪眼的。晋中支队后来成了抗日交通线上的一把尖刀,运出去的枪弹救了多少前线战士的命。1943年那次跳崖,换来了后勤机关安全转移,要不然日军扫荡得手,晋察冀根据地得伤筋动骨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