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宣布延期后,日方承认“这是远超钓鱼岛问题的强烈信号”。中方宣布原定于11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的“北京-东京”论坛延期举行,论坛日方参与方“言论NPO”17日召开记者会表示,此次延期是高市早苗涉台问题相关言论导致。 要理解中方延期“北京-东京”论坛这一举动释放的信号有多强烈,从2005年创办到现在整整二十年,就算2020年开始的疫情把国际交流搅得七零八落,它都没断过,要么线下聚,要么线上连线,硬生生把自己做成了中日政商学媒各界能坐下来好好说话的最高级别民间平台。 二十年间,它见证过中日关系的低谷,比如2012年钓鱼岛危机那阵,双方民间情绪对立得厉害,可第九届论坛照样在北京开,还发布了《北京共识》呼吁和平解决争端;2022年邦交正常化50周年、2023年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都是靠它搭台,两国高层发致辞、专家谈合作,连青年对话都办了一届又一届,说是中日民间交流的“顶梁柱”一点不夸张。 可就是这么个“压舱石”级别的平台,偏偏在第二十届要开的时候被按下了暂停键,日方一琢磨就喊出“远超钓鱼岛问题”,这反应不是没道理的,毕竟钓鱼岛那阵子再闹,论坛都没停过,这次是真戳到痛处了。 痛处在哪?全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那番话里。在野党问她“台湾有事”算不算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能不能行使集体自卫权,她直接点头说“可能属于这种情形”,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要知道这是1945年以来,日本领导人头一回在正式场合把“台湾有事”和“日本存亡”绑在一起,还扯出了集体自卫权,等于公然暗示要武力介入中国内政。 别小看这短短一句话的分量,它直接踩了好几条红线。 从法理上说,《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早就把台湾划进中国领土了,《中日联合声明》里日本也白纸黑字写着“充分理解和尊重一个中国原则”,高市这话等于是把这些国际文件和双边承诺当废纸,连日本前首相石破茂都急了,说历届政府从来不敢这么讲,这是硬生生突破了政治底线。 更要命的是,日本2015年解禁集体自卫权后,历任首相都对“存亡危机事态”躲躲闪闪,高市倒好,直接把中国内政往里装,明摆着是想借台湾问题撕毁“专守防卫”的承诺,往军事扩张的路上跑,难怪日本《东京新闻》社评说她这是“预告战争”的轻率言论。 中方的反应里藏着太多“不一样”,以往就算有摩擦,比如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那阵,双方顶多是经贸领域掰扯,民间交流该办还办。 但这次不一样,除了论坛延期,广岛的日中友好活动停了,徐州对爱知县半田市的访问取消了,连《蜡笔小新》这类日本进口电影都暂缓上映,旅行社直接下架了日本游产品。 这已经不是点对点的反制,而是对整个交流氛围的“冻结”,等于明着告诉日方:触碰涉台红线,就别想再维持表面的和气。 要知道中日2024年的贸易总额有3083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常年排第一,日本经济学家算过,要是中国游客大幅减少,日本GDP得掉0.36%,损失超2万亿日元,这账日方不可能算不明白。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国内的反应,鸠山由纪夫直接骂高市“煽动危机”,立宪民主党说她“缺乏首相应有的担当”,连自民党内部都有人抱怨她“没考虑后果就乱说话”,这说明不是中方小题大做,是高市自己把路走窄了。 拿钓鱼岛问题一对比,更能看出涉台问题的分量。2012年日本搞钓鱼岛“国有化”,中日关系紧张到极点,可第九届论坛照样开,还能通过共识呼吁和平解决。 为啥?因为钓鱼岛是领土争端,而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红线中的红线”。就像有人闯进你家院子抢东西,和直接要拆你家承重墙,性质能一样吗? 日方说“远超钓鱼岛”,其实是看懂了这个区别:领土争端还能坐下来谈,碰涉台问题就是掀桌子,连对话的基础都没了 二十年的论坛就像中日关系的“晴雨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都没停,偏偏在高市说这话后停了,这信号再明确不过。 它告诉日方,民间交流的前提是尊重核心利益,别想着一边在政治上捅刀子,一边在经济文化上占便宜。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得实在,台湾是中国内政,日本不该插手,现在高市非要把内政当“存亡危机”,不仅搅黄了论坛,还让日本企业跟着担惊受怕,东京股市里旅游、消费类股票一天跌超10%,这就是乱说话的代价。 说到底,这次延期不是中方“小题大做”,而是高市的言论实在太出格。一个办了二十年的交流平台,能扛过疫情、扛过领土争端,却扛不住对核心利益的挑衅,这本身就是最强烈的信号。 日方之所以说“远超钓鱼岛”,不过是终于想明白:在涉台问题上,中方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敢碰就得付出代价,而且是伤筋动骨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