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7年,徐雯波嫁给了48岁的张大千。新婚夜,徐雯波红着脸叫了声:“伯伯!”张

1947年,徐雯波嫁给了48岁的张大千。新婚夜,徐雯波红着脸叫了声:“伯伯!”张大千大手一伸,一把将徐雯波拥入怀中:“不要叫我伯伯,叫我千哥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7年,一场特殊的婚礼引来了不少关注,新郎是48岁的国画大师张大千,新娘是刚满20岁的徐雯波,两人还是沾着点远亲的晚辈关系。 徐雯波自幼跟着家人认识了张大千,一直以“伯伯”相称,她喜欢画画,常带着习作找张大千指点,大师也很欣赏这个聪慧灵动的小姑娘。 随着接触增多,张大千被徐雯波的纯真与才情打动,而徐雯波也敬佩大师的艺术造诣与温和品性,这份跨越年龄的情愫悄悄滋生。 当张大千鼓起勇气求婚时,徐雯波既羞涩又犹豫,家人虽觉得年龄差距大,但见两人情真意切,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新婚夜的烛火摇曳,徐雯波穿着红嫁衣坐在床沿,紧张得手心冒汗,面对熟悉又陌生的新郎,她还是习惯地红着脸叫了声“伯伯”。 张大千看着眼前娇羞的新娘,眼中满是温柔,他大手一伸将她拥入怀中,轻声纠正:“不要叫我伯伯,叫我千哥哥”,话语里满是宠溺。 这句“千哥哥”,成了两人之间独有的称呼,婚后的日子里,徐雯波不仅是妻子,更成了张大千艺术创作上的得力助手。 张大千画仕女图时,徐雯波常是他的模特,她的姿态神韵,被大师融入笔墨中,那些灵动的仕女形象,多了份真实的温婉。 有次张大千创作《仕女簪花图》,反复修改都不满意,徐雯波端来清茶,轻声说“不如加缕发丝垂肩,更显灵动”,大师听后豁然开朗。 除了陪他创作,徐雯波还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张大千潜心作画时,她从不让琐事打扰,连笔墨纸砚都按他的习惯摆放整齐。 当时有人对他们的婚姻说闲话,觉得徐雯波是图大师的名气,她从不辩解,只是默默陪在张大千身边,用行动回应质疑。 1949年后,张大千旅居海外,徐雯波义无反顾地跟着他辗转多国,异国他乡的日子里,她成了大师最坚实的精神支柱。 在巴西建“八德园”时,条件艰苦,徐雯波跟着张大千一起规划园林、栽种花木,把他乡打造成了充满中式韵味的艺术家园。 张大千晚年视力下降,徐雯波就帮他展纸研墨,念画谱给他听,甚至会根据他的描述,先勾勒出初稿,再由大师修改完善。 有人问过徐雯波,跟着大师漂泊苦不苦,她笑着说“他画他的画,我守我的他,不苦”,简单的话里满是相守的笃定。 张大千晚年曾说“我的画里,藏着雯波的影子”,这份跨越年龄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却在柴米油盐与笔墨丹青中愈发醇厚。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感情无关年龄,而是灵魂的相契与彼此的成全,这份深情也成了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信源: 《张大千传》(高阳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人民网《张大千与徐雯波:笔墨相伴的深情》(2016年10月) 四川美术馆《张大千艺术生涯纪实》专题展览资料 央视《大家》栏目《张大千:笔墨江山》(2019年8月) 5. 《徐雯波口述:我与大千先生的岁月》(《文史博览》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