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96年。离休的铁瑛将军正在家里看报纸。就在这时,女婿走了进来。女婿说:爸!你

1996年。离休的铁瑛将军正在家里看报纸。就在这时,女婿走了进来。女婿说:爸!你能不能给我儿子安排个工作。铁瑛将军说:找工作是好事,但要自力更生,不能走后门。 铁瑛出生在1916年的河南南乐县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原名叫任鸿让。从小家里穷,但父母还是让他读了点书,那时候识字的人不多,他算运气好。1937年抗日战争刚打响,他就投身革命,10月参加工作,12月入了党。从抗大一分校组织干事干起,一步步往上走。抗日时期,他在山东滨海军区临沭县独立营当政委,组织部队打游击,建工事,缴获了不少日军装备。那些年,部队生活苦,但他总在队伍前面带路,检查地形,确保大家安全。解放战争时,他升到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八师政委,参加了莱芜、济南、淮海战役。在莱芜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包围敌军,摧毁防御线;济南战役里,组织士兵攻城,突破火力网;淮海战役则管后勤,保证粮食供应。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也养成了严谨作风。 新中国成立后,铁瑛调到上海,当了公安局副局长,后来升局长。他每天巡视警局,查警员执勤,确保城市治安稳定。1956年,他成了上海市委常委,主持会议讨论治安问题。1965年,转到浙江,任省委书记处书记。1972年,任省委书记,1977年当上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他在浙江工作期间,视察基层工厂,了解工人生产情况,推动经济建设。那时候浙江经济起步,他创下多个全国第一,比如在农业和工业改革上带头试水,让当地发展快了不少。1983年,任省委顾问委员会主任,1985年离休,搬到杭州住。离休后,他保持简单生活,读读书,关注国家大事,一辈子坚持清正廉洁,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 铁瑛的清廉不是说说而已,他从小教育子女自力更生,不能靠关系吃饭。他和妻子生了好几个孩子,总告诫他们要明白现在的好日子是先辈拼出来的,别荒废时光。孩子们长大后,也都懂事,在各自岗位上踏实干活。铁瑛一生不唯权、不畏权、不谋权,从不利用职位为家人谋私利。子女们形成家规:有以权谋私的事,别找爸。他在浙江主政时,许多亲朋带礼品求办事,他一律退回礼物,拒绝帮忙。退休后,这种作风没变,家里来人求安排工作,他还是那句话,不可能走后门。这不光是个人原则,还影响了整个家庭,让后辈明白靠本事吃饭的重要性。 1996年初秋,那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期,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再统包统分,大家得自己找工作,竞争激烈。铁瑛的外孙大学刚毕业,面临失业压力。他爸张海洋是军人出身,工作勤恳,但作为父亲,看到儿子难处,心里着急。张海洋从熟人那听说省商检局有职位,正好跟儿子专业对口。熟人说,如果铁瑛出面说句话,肯定能成,因为局长跟他熟。张海洋知道岳父清廉,从不帮家人走后门,以前子女求办事,他都拒绝过。但面对现实,他还是纠结,先自己联系局长试试。局长接待热情,认可外孙能力和品格,说铁瑛书记的外孙品行好。但局长也直说,商检局编制超员,上级批条子都搁置。张海洋失望,但感受到外孙身份的特殊性。 张海洋走后,铁瑛秘书看出他愁容,建议夫妇俩直接找铁瑛求助,或许有转机。张海洋犹豫,但同意了,和妻子铁滨一起去。谈话中,刚提孩子想进商检局,铁瑛就看穿心思。他严肃拒绝,说工作不只省直机关,基层也是岗位;专业对口,本质还是走后门。铁瑛强调,孩子有知识能力,就该自食其力,靠关系长远有害。张海洋夫妇哑口无言,离开后,他反复想岳父的话,明白这是用心良苦。铁瑛一生铸就的原则,没人能动,这件事让铁家“凭本事吃饭”的家风深深烙在后辈心里。张海洋后来指导儿子准备材料,参加招聘,最终靠自己进基层单位。 铁瑛的教育方式接地气,他不光说教,还以身作则。孩子们小时候,他教他们珍惜粮食,别浪费,因为他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长大后,子女工作调动啥的,他从不干预,让他们自己努力。像张海洋夫妇那次求助,被拒后,他们没怨言,反而更敬佩铁瑛。这件事在家族流传,成为家训。铁瑛的廉洁,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上。退休后,他住普通房子,不讲究排场,每天散步,看报纸,关注国家发展。亲朋来访,他总强调自立,不靠关系。党史网文章里提,他一生不弃权,但离休不扰权,保持本色人生。 后续发展中,铁瑛继续离休生活,坚持原则到最后。2009年2月6日,他在杭州逝世,享年93岁。逝世时,仪式简朴,只有亲属和老同志参加,悼念他的贡献。他的事迹被记录在河南党建网和濮阳党史里,供后人学习。铁瑛的精神,通过这些故事流传,影响了家族后代。他们在岗位上勤恳,不求特权,延续家风。铁家保持低调,子女干普通工作,没人走捷径。这标志着一个老革命家的时代结束,但他的原则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