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浙江诸暨有位出名的麻糍奶奶,七十多岁的年纪,每天挑着竹担子走街串巷,老城区巷口、

浙江诸暨有位出名的麻糍奶奶,七十多岁的年纪,每天挑着竹担子走街串巷,老城区巷口、菜市场转角,尤其是实验小学放学的时候,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她的担子两头坠得沉甸甸,装糯米的木桶裹得严严实实,就怕热气跑了,木槌敲石臼“砰砰”响,还扯着略带沙哑的嗓子喊:“麻糍要伐?刚捶好的,热乎着呢!”五块钱一份的麻糍,糯米捶得能拉出丝,裹上现磨黄豆粉,再淋一勺稠稠的红糖,烫得人直跺脚却舍不得吐,不少诸暨人从扎着羊角辫吃到穿西装,路过都要喊一声“奶奶,来一份”。 后来这事儿在网上传开,麻糍奶奶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但大家对她的印象却挺两极分化。有人说她特别暖心,看到留守儿童来买麻糍会悄悄不收钱,说“快吃,长身体”;有家长带孩子去,她会摸着凉孩子的头多给半勺红糖,念叨“小姑娘要甜甜蜜蜜的”;还有人从一年级吃到当老师,带着自己的学生去买,她一眼就能认出,笑着提起当年的趣事。可也有网友说,她的推销方式让人不舒服,常常笑脸盈盈地询问,得到否定答案后就脸色大变,被戏称“川剧变脸”,甚至会强行推销、谩骂嘲讽,让人招架不住。 关于她为啥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麻糍,网上也有各种说法。有人说她是为了帮不争气的儿子还赌债,没办法才起早贪黑;但当地刘家山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澄清了,说老人和老伴都有退休金,根本不缺钱,就是闲不住,觉得做麻糍是老手艺,跟孩子们聊聊天开心,之前“儿子坐牢”的说法更是瞎编,她的两个儿子都在身边,还帮她办了死亡证明。 让人痛心的是,一场车祸永远带走了这位麻糍奶奶。出事那天正是学校放学、家长接孩子的高峰,她挑着担子过马路,步子迈得小,还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孩子,可刚走到路中间,一辆汽车就冲了过来。街坊们跑过去时,她手里还紧紧攥着半袋黄豆粉,袋子边角都捏得起了皱,桶里的糯米还冒着白气,石臼上沾着刚捶好的麻糍碎屑。虽然司机第一时间找了救护人员,但最终还是没能救回她。 事故发生后,当地派出所回应说还在调查当中,家属也在跟肇事方谈赔偿。网友们得知消息后都挺唏嘘,不管之前对她的印象如何,都为这位老人的离世感到惋惜。有人在她常摆摊的路口放了一束白菊,旁边摆着一份没开封的麻糍,路过的司机都会特意踩刹车慢慢绕过去。大家也发现,出事的路口连个红绿灯都只有一条模糊的斑马线,不少人呼吁赶紧装红绿灯、设减速带,毕竟傍晚五六点是交通高峰,天快黑了老人看不清,司机也容易视觉疲劳,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而大家真正舍不得的,或许从来不是一份麻糍,而是那份藏在街头巷尾、不掺假的烟火气,是每个城市里都有的、陌生人给的温柔。特色麻糍 事件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