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台名嘴唐湘龙在节目中爆料:“即使郑丽文上位后,也不要对地方的国民党成员抱太大希望

台名嘴唐湘龙在节目中爆料:“即使郑丽文上位后,也不要对地方的国民党成员抱太大希望,在两岸问题上,蓝绿差异不大,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太过胆小,同时对两岸议题是“缺乏思考”的,也不想有立场,能不碰就不碰! 这么多年,政客们走钢丝走到腿软,老百姓看热闹看到眼花。两岸关系成了“不能碰、不敢碰、不会碰”的魔咒,真有点荒唐。 其实郑丽文的难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党内士气低,选票压力大,外有民进党天天敲锣打鼓“抗中保台”,内有基层干部一个比一个“怕事”。 你说国民党要是随了民进党的调子,那还叫国民党吗?可真要站出来讲两岸和平,马上就被贴“卖台”标签。 岛内政客的日常操作:说话像在走迷宫,左一句顾虑、右一句风险。想吃鱼又想不沾腥,哪有这等好事?真要解决问题,得有点破釜沉舟的气魄。 其实最怕的不是政客表态,最怕的是没人敢负责任。台湾社会这些年因为政治分裂,谁都怕说错话丢票,谁都怕被扣帽子。问题是,老百姓的饭碗、孩子的前途,真能靠“模糊路线”保住吗? 岛内政治人物,别再做“缩头乌龟”。有话就说,有事就做。绕来绕去,最后还是苦了百姓,空了理想。 台湾政坛就像“回音壁”,喊来喊去都是“安全区”里的空话。百姓的生活可等不起政客的胆怯和拖延。 其实两岸议题成今天这样,根子不在郑丽文一人。回头看,陈水扁时代就埋下了“分裂”的种子,本土与非本土、爱台与卖台,一顶顶帽子扣下来,国民党早被吓得“谈独色变”。 唐湘龙说得直白:“岛内社会在两岸问题上共识稀缺,国民党干部更是步步为营。”这话里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现实。 有时候,政坛的“共识赤字”,其实是“勇气赤字”。谁都怕承担责任,结果谁都没了主张。历史的机会,总是留给敢闯的人。 郑丽文最近有点“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意思。她公开表示:“只有接受一中,台湾才能生存”,还反对增加军费。 听着像是立场鲜明,其实仔细琢磨,还是在红线边上打转。既要跟民进党划清界线,又不敢踩雷,老路子走不出来新花样。 政坛的“安全区”,说穿了是“舒适区”。老话说,温水煮青蛙,煮着煮着,哪还有活力?想赢人心,光打转可不行。 最近美国智库风向一变,从“不支持”变“反对”,让不少台湾政客心里打鼓。既不敢表现得太亲美,又怕被说“背弃盟友”。 唐湘龙总结得妙:“美国现在帮台湾也有心无力,大陆军力今非昔比。”可政客们还是习惯看华盛顿脸色,生怕走错半步。 说到底两岸关系不是嘴上功夫。台湾水果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愁到头掉。年轻人倒不傻,求学、找工作,越来越多直接去大陆。 这说明啥?老百姓其实比政客清楚,哪里有机会,哪里有饭吃,心里门儿清。政客爱表演,百姓只关心“明天能不能更好”。 说实话,岛内这些年的两岸争议,看着让人着急。表面是路线之争,骨子里是政客的权衡、算计和畏缩。 谁都怕丢选票,谁都怕得罪人。可历史推着大伙往前走,谁也不能假装问题不存在。 国民党要想翻身,就得摆脱“能不碰就不碰”的态度,敢于提出清晰、务实的两岸方案。哪怕一时被骂,只要有远见有担当,终归会赢得真正的尊重和支持。 台湾未来要靠和平、交流、发展,而不是口水、标签和恐惧。把老百姓的福祉放在前头,比什么“政治正确”都靠谱。 不敢面对现实的政党,早晚被现实抛弃。岛内政坛,是时候多点实在、少点算计了。 你觉得国民党还敢有担当吗?怎么看郑丽文的新路线? 【麻烦您点击“关注”,多多点赞、评论、收藏,成为我的铁粉,致力于每天把知识和快乐带给您[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