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三个月除名4个项目!宝安旧改提速:一边动工,一边清退……

一边是项目加速动工,一边是计划频频失效……深圳宝安区的城市更新正经历着“冰与火”的考验。

近三个月以来,宝安该区城市更新动作频繁。

前两日,宝安两个旧改项目用地计划获批,包括黄田金碧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用地,以及燕罗街道107发展带洪桥头段城市更新项目(一期),预示着项目即将进入快速开发阶段,共为市场带来约6.3万㎡居住用地。

与此同时,宝安107发展带上,已有5个项目因在有效期内未获规划批准,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截至2025年11月,宝安区累计已有16个城市更新项目计划失效,接近深圳失效项目的一半数量,仅今年就有5个旧改项目告吹。

宝安,这个深圳的产业大区,正在经历城市更新路上的阵痛与蜕变。

除名项目达16个,近全市一半命运同途殊归

宝安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

一方面,部分项目正稳步推进。

据国家自然资源部公告,黄田金碧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04地块已于2025年11月完成协议出让,土地面积2.47公顷,约定容积率上限为6.507。

该项目约定2026年11月前开工,2029年11月前竣工。

同样,宝安客运中心城市更新单元被列入《2025年深圳市宝安区城市更新单元第四批计划》,定位为“工业上楼”项目,拟更新方向为普通工业、新型产业等功能。

石岩街道兆新能源工业园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草案也已完成公示,规划容积108615平方米,主要以产业研发用房和配套用房为主。

当然了,失败案例不断增多。

2025年9月至11月,宝安区就有4个城市更新项目计划接连失效,截至目前,宝安被除名项目达到16个,接近全市的一半。

这些失败的案例中,今年几个关注度较高,规模较大的项目在列,包括松岗约70万㎡用地的巨无霸——107发展带潭头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以及燕罗街道杰仁教育设施城市更新单元和鸿荣源主导的新安107发展带翻身片区(三)更新单元。

失效原因,纷杂多样

“有效期”成拆迁“紧箍咒”

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的有效期限制是项目失效的直接原因之一。

根据深圳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自公告之日起有效期为两年。

如规划未在期内获批,项目方可申请一年延期。若延期后仍未能通过审批,则计划自动失效,且项目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城市更新计划。

宝安西乡街道107发展带固戍片区城市更新单元就是典型例子。

该项目原列入了《2020年深圳市宝安区城市更新单元第六批计划》,更新单元计划有效期3年6个月,自2020年8月28日起至2024年2月27日止。

因在计划有效期内更新单元规划未获批准,该计划最终失效。

“有效期失效”再往深处挖,那么市场环境与政策变化也是导致项目推进困难的重要因素。

一些早期规划的项目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原有规划不得不调整。

规模过大、规划复杂的大型项目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

以宝安107发展带潭头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为例,该单元拆除范围用地面積约69.8万平方米,原规划涵盖居住、普通工业、商业及新型产业用地等多元功能。

如此庞大的体量和复杂的功能配比,无疑增加了规划设计和实施的难度。背后的拆迁业主协商及回迁等工作,也拖慢了整体改造的进度。

政策助力,深圳旧改换挡提速

今年3月份,深圳发布了《关于规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对城市更新政策进行完善和优化。

主旨内容就是要加强计划统筹管控,明确要“审慎新增城市更新单元计划”,除工改普通工业以及以建设保障性住房为主的以外,严格控制新增项目!

针对城中村改造这一难点,2023年7月24日前已公告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可按既有模式推进。

其他项目则需符合特定条件才可申请按既有模式推进。并提出“严控商业、降低居住密度”……

宝安区是深圳城市更新项目聚集的区域,多个旧改集中失效,反映了深圳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现在的城市更新,已从过去的“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

短期来看,宝安区仍将处于城市更新项目“进退并存”的阶段,会有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将更加理性、务实,更加贴近城市发展的真实需求。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