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女大学生遭遇天价开锁骗局:不到一天被骗四千多,背后隐藏的黑幕令人震惊!】 在合肥,一名独自租房的女大学生聂女士,刚刚经历了一场令人心碎的“价格陷阱”。事情的起因很普通:某天,她下课回到出租屋,发现钥匙竟然落在屋里,瞬间陷入慌乱。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她在某团平台上预约了一家开锁服务,却没想到,这竟成了一场天价圈套,短短半小时,她被逼迫支付了4170元的“修锁费”。 事情发生在11月14日傍晚。聂女士一摸口袋,发现钥匙不见了,顿时慌了神。她在某团平台上搜索开锁服务,平台没有直接预约功能,只让她留下电话等待师傅联系。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一个身穿灰色工装的师傅敲响了门。刚一开门,师傅就皱着眉头说:“你这锁是C级锁,得强拆,换零件得540元。” 聂女士听得一头雾水,她根本不懂锁的级别,只想着赶紧进屋,便付了钱。师傅开始拆锁,工具叮叮当当响,聂女士坐在沙发上,心里忐忑不安。没过多久,师傅又说:“你这锁主体也坏了,得加380元。”她心里一惊:锁怎么会出这么多问题?但天色已晚,她又怕出事,只能再次掏钱。 换完锁后,师傅开始整理工具,刚想松一口气,竟又拿出一张纸,上面列着各种收费项目,总额竟然高达2340元!聂女士看着那份“明码标价”的账单,手都抖了:“这,这怎么这么多钱?” 师傅不耐烦地说:“你没问清楚价格,现在怪谁?”聂女士心中愤怒,但又怕师傅不装好锁,只能咬牙支付。刚准备离开,师傅又折返回来:“对了,还有上门等候费,900元。” “什么?上门等候费?”聂女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师傅撇嘴说:“你刚才也没问,现在补上吧。”面对无赖的态度,她只得再次付钱。 短短半小时内,聂女士竟然付出了4170元!而且,师傅还逼她录下“无异议”的视频,才离开。事后,她在网上一查,发现原锁其实是A级,根本无需拆,换的也只是普通的B级锁,根本不是所谓的“高级锁”。 她立即联系商家,结果对方却推脱责任,只愿意退还1000元或换一把锁。聂女士觉得自己被骗得太惨,决定曝光这件事,希望引起社会关注。 记者联系上聂女士,她哭着讲述了整个遭遇。她说:“我当时很害怕,一个人在屋里,他要是对我怎么样,我怎么办?师傅一直催我付钱,说不给钱就不装锁,我实在没办法,只能妥协。” 记者进一步追问:“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我一定要投诉他们,让他们受到惩罚,不能让更多人像我一样被骗。”聂女士坚定地说。 与此同时,记者也联系到商家,他们却推卸责任,声称这是外包师傅的个人行为,和公司无关。平台方面表示会加强监管,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这起事件暴露出开锁行业的诸多乱象: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制收费、隐性费用……师傅谎称原锁是C级,实际上是A级,根本无需拆;在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随意加收“锁主体损坏”费用380元;在换锁后,又以“上门等候费”900元为由,逼迫顾客支付。这些行为无疑涉嫌价格欺诈,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如果商家一开始如实告知锁的型号和维修费用,聂女士是否还会选择支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虚假宣传,巧取豪夺,令人愤怒! 这件事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人评论:“这是典型的套路陷阱,商家借机敲诈消费者。”也有人呼吁:“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打击这种黑心商家,保护消费者权益。” 合肥的这起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类似的“黑心”开锁公司层出不穷,他们利用消费者的焦虑和无助,制造天价收费陷阱。公众也应提高警惕,遇到类似情况,务必保持冷静,切勿盲目付费,更不要被“天价”吓倒。 此外,平台监管亟待加强。作为中介平台,应对入驻商家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资质和价格透明,杜绝虚假宣传和乱收费行为。只有多方合力,才能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聂女士的遭遇令人痛心,也敲响了行业监管的警钟。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这类黑心商家严惩不贷,让消费者在遇到突发问题时,能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保障。社会也应呼吁: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宣传,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面对突发状况,切勿盲目妥协,保持理性,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透明,避免再次成为“天价陷阱”的受害者。开锁事故 西湖周边开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