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进新时代科技强省建设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上合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落地山东,与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1万余名外国人才长期在鲁创新创业,山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发布会上,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介绍,五年来,科技惠民扎实推进,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比如,1类靶向抗癌创新药“齐倍安”、治疗Ⅱ型糖尿病创新药“瑞霖唐”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标志性产品攻关突破,“十四五”以来我省新获批1类新药9个,相较“十三五”时期只有1个,实现巨大突破。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1类新药还有141个,将加大支持力度,努力让老百姓用上更多优质创新药。
同时,聚焦粮食安全,持续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累计培育动植物新品种2100余个,“济麦44”“齐黄34”“蓬莱红4号”等一批新品种刷新全国高产纪录,成为老百姓田间、餐桌的“新宠”,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4%、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五年来,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更具活力。
持续优化政务、人才、产业、企业、金融、开放、研发、文化八大科技创新生态,全面塑成“企业安心、人才舒心、科研顺心、投资放心、服务暖心”的创新氛围,“创新无忧”正成为科技强省建设的鲜明标识。
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上合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落地山东,与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1万余名外国人才长期在鲁创新创业,山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牵头建设黄河科创联盟,正在全力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京鲁成果转化基地,创新活力愈加澎湃。(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丁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