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夜色沉沉,长安城的宫灯还未熄灭,李适坐在御案后,双眼盯着那盏迟迟未落的蜡烛。

夜色沉沉,长安城的宫灯还未熄灭,李适坐在御案后,双眼盯着那盏迟迟未落的蜡烛。 他不是不想睡,是不敢睡。哪怕已经是唐朝的皇帝,哪怕文武百官都跪在脚下,他心里仍然记得,那年十四岁逃难时脚下的泥泞和百姓眼中的绝望。 那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炸响了盛唐的警钟。李适,那时还只是个皇子,跟着祖父唐玄宗仓皇西逃。 沿路他看见饿殍遍地、哭声四起。那些画面成了他青春最深的烙印,也让他发誓:若有一日君临天下,必让大唐重归强盛! 多年以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公元779年,38岁的李适登基为帝,成为历史上的“唐德宗”。 彼时的大唐,已经是强弩之末。藩镇割据、财政匮乏、朝纲混乱。但他不怕,他想着重整山河。 他任用改革派杨炎推行“两税法”,试图恢复财政;他信任陆贽等清廉之臣,整顿吏治;他严防宦官,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起初,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可惜,真正的崩塌,从一次“识人不清”开始。 李适一时被卢杞的花言巧语迷了眼,将这个小人视作“心腹干将”。 卢杞表面上忠心耿耿,实则擅长陷害忠良。杨炎死于其手,陆贽被排挤出朝,朝堂变成卢氏一党的秀场。百姓的赋税越来越重,地方贪官横行,民怨渐起。 事情终于在一次兵变中爆发。 公元783年,泾原兵马被派往征战途中,途经长安,士兵们看到皇宫灯火通明、朝廷纸醉金迷,一怒之下倒戈。 长安城乱成一锅粥,士兵冲进宫廷喊打喊杀,李适仓皇出逃,几乎连夜奔逃至奉天。这位昔日想要重整山河的皇帝,如今像个逃难的凡人。 奉天城外,寒风呼啸。李适披着厚袍,站在城墙上遥望长安方向。他问随侍:“朕……错了吗?” 那一刻,他的雄心碎了。 从此,他变得胆小多疑。他开始依赖宦官,不再信任文臣;他对藩镇低头妥协,不再谈论削权中枢。 原本坚持不让宦官干政的李适,晚年却几乎把一半朝政交给了他们。他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但没有更好的办法。一个失去了民心的皇帝,靠什么统天下? 他不是没有努力过,但他的努力敌不过错误的判断。他不是昏君,但他确实失败了。 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适病逝于长安。留给后代的,不再是可以再起的盛唐基业,而是一座随时可能崩塌的空壳帝国。 他一生都想挽回少年时在战火中失去的大唐,却没想到,自己终成压垮大唐最后的那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