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国人这回怕是要睡不着觉了!中国又在抛售美债,而且一次比一次坚决。千万别以为这只

美国人这回怕是要睡不着觉了!中国又在抛售美债,而且一次比一次坚决。千万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这背后藏着一盘大棋,美国人可能连棋盘在哪都还没摸清楚呢!   这事儿真不是空穴来风。就在当地时间11月18日,美国财政部自己公布了最新数据。   数据显示,到了2025年9月,美债的几个大“债主”里,就数日本还在傻乎乎地增持,而中国和英国都在毫不犹豫地往外卖。   中国的动作尤其引人注目。9月份虽然只象征性地减持了5亿美元,但这已经是2025年第五次减持了。   这一下,中国的总持仓直接降到了7005亿美元,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的新低。这可不是个小数字,这信号简直不要太明显。   你以为这就完了?好戏还在后头。11月15日公布的后续报告更是惊人。   数据显示,中国在10月份一口气就抛了306亿美元,持仓从8523亿掉到了8217亿美元。   到了11月上半月,又接着卖了118亿美元,总持仓只剩下8099亿美元,这是12年来的最低点。   而且中国的操作手法相当老道。10月份主要抛售的是短期国债,占了总减持量的69%。到了11月,又开始转向中期国债。   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一次性抛售长期债券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这说明,中国不是在赌气,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操作。   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国的美债持仓,已经有好几年没超过一万亿美元了。   从2022年4月开始,这个数字就一直在万亿大关之下徘徊。   算一笔总账,从2022年到现在,中国累计减持的美债规模,折合成人民币,高达惊人的4.3万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为什么这么着急地要和美债“分手”?难道是钱多了烧得慌?当然不是。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美国人自己把自己的信誉给玩坏了。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把资产放在一个越来越不靠谱的地方,那不是傻吗?   看看美国现在的家底吧。截至2025年8月,美国国债总额已经突破了38万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   更可怕的是,它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123%。这意味着美国已经资不抵债,全靠借新债还旧债来勉强度日。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2025年10月底,一家欧洲的评级机构直接把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到了AA-。   这就像一个官方认证,告诉全世界:美国这个“老赖”的风险越来越高了。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把身家性命都押在它身上?   所以,中国的做法其实非常理性。这就是典型的资产优化和风险规避。咱们老祖宗早就说过,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在美债风险飙升的时候,把一部分资产转移出来,换成更安全的东西,比如黄金,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了。   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在2024年就增持了182吨黄金。与此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交易额也突破了120万亿元。   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在为我们的金融安全建立一道坚实的“防火墙”,逐步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但你要是觉得这纯粹是生意,那就太天真了。金融操作的背后,往往是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   说白了,美国的一些做法,已经严重触碰了中国的底线,中国这是在用实际行动进行反制。   就在11月初,美国又宣布了对台价值3.3亿美元的军售。   这种一边赚着中国市场的钱,一边又在中国核心利益上搞小动作的行为,不就是典型的“吃饭砸锅”吗?   对于这种行为,通过减持美债来传递政治信号,是最直接有效的警告。   对美债失去信心的远不止中国一个。一场全球性的“减持潮”正在上演。   英国在9月份单月就疯狂抛售了393亿美元的美债,法国、印度、巴西等国也连续两个月在减持。这说明,全球资本正在用脚投票。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在全球都在抛售的时候,日本却反其道而行,增持了89亿美元的美债。   这是因为它热爱美国吗?当然不是。   日本此举完全是被逼无奈,一方面是为了对冲日元兑欧元跌至180:1的贬值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履行对美国的投资承诺。   可怜的日本,自己的经济已经一塌糊涂,第三季度GDP都下降了1.8%,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去接盘别人都不要的美债。   这种被动增持,更反衬出中国主动减持的战略远见和独立性。   这场全球性的抛售,对美国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伤害。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国发债越来越难了。   11月的9场国债拍卖,虽然名义上发行了6935亿美元,但其中有5491亿美元都是用来偿还即将到期的旧债。   净增发的债务,只有可怜的1444亿美元。   更危险的是,这可能会引爆一个隐藏的巨大泡沫——AI债务泡沫。   像Meta、甲骨文这些科技巨头,为了所谓的AI项目,已经背上了高达1260亿美元的债务。   这些项目在三年内几乎没有任何实际回报,一旦融资成本飙升,这个巨大的泡沫随时可能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