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变“六常”?联合国改革箭在弦上,中方拒绝日本“入常”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议题确实已经讨论了很多年,“扩常”的呼声时有出现。但中国对日本“入常”的拒绝态度,是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考量。日本至今未能彻底反省其侵略历史,在二战期间的罪行也未能得到亚洲邻国的真正宽恕。一个没有完成历史清算的国家,是否具备领导世界和平的资格?这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日本近年来在外交上紧跟某些大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中缺乏独立立场,更像是在执行他人的战略意图。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需要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能力和对全球和平的真正担当,而不是充当特定国家的“传声筒”。日本的国际贡献固然值得肯定,但这与担任常任理事国所需的综合政治分量还不是一回事。 联合国的改革不能简单等同于“扩常”。许多发展中国家指出,当前国际格局已与二战结束时大不相同,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在国家代表性和话语权上严重不足。真正的改革应当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而不是仅仅为个别经济强国“开绿灯”。改革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国际共识,而不是由少数国家私下交易。 中国拒绝日本“入常”,也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国际秩序的调整必须尊重历史正义、体现公平公正。一个国家如果连与邻国的历史心结都未能化解,又怎能胜任维护全球和平的重任?中日关系的改善,需要日方拿出真正的诚意和行动,而不是一边在历史问题上闪烁其词,一边谋求更高的国际地位。 联合国改革是一盘大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被个别国家的野心所绑架。中方支持对安理会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但这一过程必须坚持公平地域分配原则,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