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此次拿高市早苗“杀鸡儆猴”,就是在清清楚楚地告诉全球所有国家:以往我脾气好,是因为我航母少,今后你们要知道,在任何问题上,你要是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才给台阶下,要是敢踩红线、碰底线,就算你背后有人撑腰,也得掂量掂量后果!高市早苗不是第一个心存侥幸的,却是最典型的一个——作为日本政坛出了名的“鹰派”,她近些年的操作简直是在挑战中国的忍耐极限, 从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到多次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再到否认“慰安妇”历史、美化侵略行径,每一件都戳中了中国人民的痛处,每一步都踩在了国家主权的红线之上。 谁给她的底气?无非是觉得有美国的“美日同盟”当靠山,觉得中国还会像过去那样“克制隐忍”。可她忘了,时代早就变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只有一艘从国外购买的二手航母平台,远海作战能力有限,面对外部势力的挑衅,往往只能通过外交1抗议表达立场;而现在,辽宁舰、山东舰常态化战备巡航,福建舰完成海试即将入列,三艘航母形成的战略威慑,足以让任何觊觎者不敢轻举妄动。 这不是脾气变差了,而是实力足够支撑我们捍卫该有的权益——以往的“脾气好”,是隐忍中的积蓄力量,现在的“不手软”,是实力赋予的底气。 高市早苗被当成“鸡”来儆猴,一点都不冤。她的所作所为,早已超出正常外交范畴,本质上是在为日本的军国主义招魂,是在干涉中国内政。 中国针对她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限制其相关政治活动、冻结其关联机构的合作项目,都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精准打击——打在高市早苗身上,疼在所有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势力心里。 国际社会看得明白,这不是中国在“霸凌”,而是一个主权国家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就像一个人被反复挑衅后,终于亮出了底线:“再往前走一步,就别怪我不客气。” 78岁的退休外交官周明远,上世纪80年代曾参与过中日外交谈判,提起当年的经历就忍不住叹气:“那时候我们航母没有、先进战机也少,谈判桌上想争取一点权益都难,对方总是带着傲慢的姿态,觉得我们离不开他们的技术和市场。” 可现在不一样了,周老看着新闻里中国对高市早苗的反制措施,眼眶泛红:“这不是炫耀武力,是扬眉吐气!国家强大了,说话才有分量,底线才能被尊重。 ” 这种变化,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从过去的“被动回应”到现在的“主动亮剑”,背后是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 有人说中国这是“变得强硬”,可真相是,中国的善意从来都不是软弱。这些年,我们对各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对周边国家更是秉持“睦邻友好”,可善意需要被珍惜,尊重需要双向奔赴。 日本如果愿意好好说话,中日在经贸、环保、文化等领域有太多合作空间,可高市早苗们偏偏要选择对抗,要跟着外部势力炒作“中国威胁论”,要干涉台海事务,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挑衅,自然要付出代价。 “杀鸡儆猴”的核心,从来不是要跟谁过不去,而是要让全球所有国家都认清一个事实: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红线不可触碰。 以往我们航母少、实力有限,只能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尽量克制,可现在,我们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底气,对任何挑衅行为说“不”。 那些还想抱着“中国好欺负”心态的势力,该醒醒了——航母数量的增长,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守护;综合国力的提升,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应有的尊重。 国家与国家之间,平等相待、好好说话才是相处之道。中国始终愿意与各国友好往来,但这种友好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原则、牺牲核心利益。 高市早苗的例子已经摆在这里,任何企图挑战中国底线、干涉中国内政的人,都将面临应有的后果。 实力赋予的底气,让我们有能力守护家园,也让我们有信心告诉世界:中国不好惹,也惹不起。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