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83年,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中将回乡探亲,弟弟却不愿相见,村长亲自去请也不

1983年,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中将回乡探亲,弟弟却不愿相见,村长亲自去请也不行,余财发生气地说道:“他当了大官,从不想帮我们兄弟姊妹,还拿我当弟弟吗?” 余秋里站在院外,没有进去。他从江西乐安老家一路赶回村子,不为表功,也不是炫耀地位,只为给母亲上坟、向多年未见的弟弟说一句话。但他没想到,弟弟仍然记着那封信。 那封信是十年前母亲重病时寄出的求助信,余秋里回得很简短,只有一句“尽力医治,不必多想”。余财始终不能接受,一个当部长、坐高位的哥哥,连送母亲去大医院都不愿帮,简直凉透了人心。 可他不知道,那一年余秋里正在北京部队开重要会议,知道母亲生病,他三夜未合眼。他不是不想帮,而是不能越过制度。多年军旅生涯,他早就学会了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守住底线,“党员干部若开一例,后头就全是例外。” 这不是第一次他把“规矩”摆在亲情前面。 1959年,余秋里刚上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全国石油短缺严重,他奉命主持大庆油田会战。开工初期缺设备缺物资,他的一个表弟通过地方找来,说能从国外拿到钻井设备,条件是要他批个文件。 余秋里当即回绝:“你走吧,这种事我不能点头。”那表弟气得摔门而去,两家人十多年没来往。 后来大庆油田成功投产,全国摆脱了对苏联石油依赖。邓小平说他是“共和国能源工业的老开山”。可他心里知道,换来这句评价,是拒绝无数亲戚走后门,是坐火车进荒地住油棚啃窝头,一步步撑出来的。 而在更早的时候,他也吃过纪律的苦。1934年长征湘江战役,他身负重伤失踪,被列入阵亡名单。他拖着伤腿被瑶族百姓救了整整一个月,终于才赶上部队。从那一仗后,他对生死看淡,却把纪律看得比命还重。他明白,部队靠规矩活,干部更要以身作则。 他想把这些告诉弟弟,可余财不听。 那天夜里,他在村里唯一的小旅社住了一晚,灯泡昏黄。他写下一封信,留在弟弟家桌上,没有多解释,只写:“母亲在病床前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哥哥不曾尽孝,是我一生的愧疚。” 第二天,他穿着旧军装去山上给母亲上坟,跪得很久没动。旁边有乡亲悄声说:“你看,他其实还是念家人。” 他这一生走得正、坐得直,不给任何人借口说他徇私。可他也知道,正直是要付代价的。那代价,是亲情被误解,是孤身守清规。 多年后,余财在老屋翻出那封信,信纸泛黄,字迹工整。他盯着看了很久,嘴里嘟囔着:“哥还是那样死心眼。”说完,眼眶红了。 “真正的清廉,不是怕查,是连亲人都不敢辜负。”这话后来在村里传开了。 再没谁说余秋里“无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