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一旦到快要走的时候,就不要再留恋这个世界,家人也一样不要强留,应该顺其自然。 爷爷今年八十七岁,前半辈子在农村种地,后半辈子跟着爸爸搬到城里,每天早上都要去小区花园转一圈,捡些别人扔的塑料瓶,攒起来卖给废品站。他总说闲着也是闲着,动一动身体舒服,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不想给家里添负担。三个月前,爷爷在花园摔了一跤,送到医院检查出股骨颈骨折,医生说年纪太大,手术风险高,保守治疗恢复慢,让家人做决定。爸爸和姑姑们商量了一晚上,最后问爷爷的意思,爷爷躺在病床上,声音很轻,说不做手术,想回家。 回到家后,爸爸请了护工,每天帮爷爷擦身、翻身、喂饭。爷爷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偶尔清醒的时候,会叫着奶奶的名字,奶奶走得早,已经快二十年了。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到爷爷坐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叶子已经黄了,一片片往下落。他看到我,招了招手,让我过去。我走到他身边,他拉着我的手,手上的皮肤皱巴巴的,像老树皮,温度却很暖。他说自己这辈子没什么遗憾,养大了三个孩子,看着孙子孙女长大,该见的人都见了,该做的事都做了。 过了一个月,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吃不下东西,只能喝些米汤。姑姑们轮流过来照顾,有时候会忍不住掉眼泪,爷爷看到了,就会安慰她们,说人总有这么一天,别难过。有天晚上,爷爷突然精神好了很多,让爸爸把他扶到客厅的沙发上,让我们都坐过来。他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他这些年捡废品攒的钱,还有一个旧存折。他把钱分给我和表哥表姐,说让我们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存折交给爸爸,让他以后好好照顾自己。 那天晚上,爷爷跟我们讲了很多以前的事,说他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学,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十五岁就扛着锄头挣工分。说他和奶奶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奶奶穿着碎花布衫,扎着两条辫子,看着很文静。说爸爸小时候调皮,偷偷跑去河里游泳,被他拿着竹竿追了半条街。我们坐在旁边听着,没人插话,客厅里只有爷爷的声音,伴着窗外的风声。 后半夜,爷爷说累了,想回房间睡觉。爸爸把他扶回床上,他躺下后,闭上眼睛,呼吸慢慢变得均匀。我们以为他睡着了,就轻轻退了出去。凌晨三点多,爸爸起来去看爷爷,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呼吸,脸上带着微笑,像睡着了一样。 我们没有哭天抢地,按照爷爷的遗愿,没有办隆重的葬礼,只是通知了亲近的亲戚,简单地送了他最后一程。爸爸说,爷爷走得很安详,没有遭罪,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后来我每次路过小区花园,都会看到那些捡塑料瓶的老人,想起爷爷,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告诉我们,生命就像四季轮回,该来的时候来,该走的时候走,不必强求,顺其自然就好。那些曾经的留恋,那些不舍的情感,都会化作心底的回忆,陪着我们继续往前走。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会带着爷爷的嘱托,好好生活,不辜负他的期望,也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就像爷爷说的,人这辈子,只要活得踏实,过得安心,就没有遗憾。强留来的日子,带着痛苦和煎熬,既委屈了老人,也累了自己。顺其自然,让该结束的好好结束,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