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就在刚刚 德国将领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突然放话了,称德方已为与俄罗斯可能发生

就在刚刚 德国将领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突然放话了,称德方已为与俄罗斯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好准备,据多家媒体报道如此表述。 话音摆在这儿,背后的情绪不难读,就是不想再被动挨打。2022年战事刚起,德国送头盔的画面被盟友拿来当反面例子,这口风评压得不轻。 紧跟着就是加码。2022年设立约1000亿欧元特别基金,把军费顶到占GDP约2%的门槛,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和IRIS-T防空系统,还承诺在立陶宛常态部署旅级部队,提高前沿存在。 但摊开装备表,短板也摆在台面上。2022年底,德军“美洲狮”步战车在演训中集中故障上了新闻,弹药库存和备件链条的缺口被点名,运输和维修节奏慢,影响出动率。对照过去两年俄方保持的火力投送和核威慑底牌,差距不小。 人手也卡着脖子。联邦国防军现役大约在十八万出头,招募和留人都吃劲,训练时数被后勤拖着走。再看邻国,波兰这几年集中下单K2坦克、K9火炮、F-35,交付节奏更快,这种对照让德方压力更实在。 从能源合作到前沿驻军,这一步跨得大。北溪-2停摆后,柏林把重心转到军力建设,可是审批链条长、工业产能爬坡慢,像美国那样靠库存快速援助,德国短期难复制。 圈里反应也不一。立陶宛欢迎德国整旅落地,但要修营房、建弹药库、解决家属配套,这些都要时间和预算。波兰需要德方硬一点,又对德军扩充保持警惕,这种复杂情绪一直存在。 西边看过去,法国推“欧洲自己做主”的路数,希望安全事务少受外部牵引。德国现在更靠近北约框架走,法方担心平衡被打破,默契需要重新磨合。 具体到地面和海空,立陶宛的eFP多年由德国牵头,这是底子。但要把轮换变成常驻,连队齐整、弹药常满、维修跟得上,三样缺一不可。 钱也不是万能的。特别基金被通胀和项目涨价吞掉一截,F-35、P-8A、F126护卫舰都在排产线上,短时间转不成成建制的可用力量,作战效能提升不会一蹴而就。 看向波罗的海和加里宁格勒,俄方防空、岸防部署多年成型,航路和海上通道都要算得更细。喊话要落地,关键在稳定出动率和补给强度。 从2022到现在,德国态度一路变硬,但国内关于扩军的争论仍在,财政、工业、社会支持度都要同步推进,不然容易出现中途乏力。 所以,这次强硬表态更像对内对外的双向信号:不再当旁观者。但要把分量坐实,先把备件、弹药、训练天数补齐,把旅级常驻的时间表公开透明。 欧洲现在不缺声音,缺的是能随时拉得动的部队和可验证的进度。 把话说硬容易,把底子补厚才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