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必须严惩!” 北京,一 15 岁女孩在学校门口抢劫同学的财物,被抓到派出所之后

“必须严惩!” 北京,一 15 岁女孩在学校门口抢劫同学的财物,被抓到派出所之后,她却无所畏惧,原来女孩之前就曾经有多达 20 次前科,在面对民警说她这是抢劫重罪时,女孩却表示她这是寻衅滋事,不算是重罪之一!网友:现在的孩子真的应该好好教育。 民警把女孩带到询问室,拿出笔录本准备记录,女孩往椅子上一靠,双手抱在胸前,眼神里满是不在乎。民警指着桌上的法律宣传册,告诉她抢劫和寻衅滋事的区别,抢劫是针对财物实施暴力胁迫,不管金额多少,只要符合要件就构成犯罪,而她这次拽着同学的胳膊、威胁要动手,已经完全符合抢劫的认定标准。女孩听完不耐烦地摇头,说之前在学校门口拿别人的零食、零花钱,民警也只是让家长来领人,最多批评几句,这次不过是多拿了点钱,怎么就成重罪了。 民警调出女孩的前科记录,从 12 岁第一次偷同学的文具开始,到后来抢低年级学生的零花钱、故意损坏他人自行车,20 次记录密密麻麻写了两页纸。每次处理时,要么是家长以孩子年纪小为由请求从轻处理,要么是爷爷奶奶来派出所求情,说孩子父母离异后没人管,希望给个改过的机会。可每次教育完没几天,女孩就又会犯事,次数多了,周围学校的学生都知道她的名字,不少人见了她都绕着走。 被抢劫的同学叫张强,今年 13 岁,当天带了 500 块钱准备交教辅资料费。放学时女孩突然从路边冲出来,拽住他的书包带把他拉到墙角,说不给钱就把他的书包扔到垃圾桶里。张强想反抗,女孩抬手就推了他一把,还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小铁棍晃了晃,张强害怕才把钱交了出去,刚好被路过的学校保安看到,保安赶紧上前制止并报了警。 张强的妈妈赶到派出所时,握着民警的手反复说谢谢,又转身安慰吓得脸色发白的儿子。她告诉民警,儿子平时很老实,这次要不是保安及时出现,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女孩的妈妈接到电话后,过了三个多小时才赶到派出所,一进门就抱怨说自己在超市打工,请假扣钱不说,还得花时间来处理女儿的烂摊子。她对着女孩骂了几句,女孩却梗着脖子反驳,说自己没钱买新鞋子,同学有钱就该给她,气得她妈妈抬手就要打,被民警拦住了。 民警了解到,女孩的父母在她 10 岁时离婚,她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每天忙着打工赚钱,很少有时间管她,平时女孩放学就和社会上几个闲散青年混在一起,慢慢染上了小偷小摸的习惯。第一次偷东西被发现后,妈妈只是简单骂了她一顿,没有好好引导,后来女孩胆子越来越大,从偷变成抢,次数也越来越多。 学校的班主任也赶了过来,他说女孩在学校经常逃课,作业从来没完成过,上课还总扰乱课堂纪律,老师多次找她谈话,她都左耳进右耳出。之前有家长反映女孩抢自己孩子的东西,学校也联系过女孩的妈妈,可她妈妈总是以工作忙为由不来学校,事情最后也不了了之。这次事情发生后,学校已经决定对女孩进行记过处分,同时安排心理老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网友们在网上看到这件事后,讨论得十分激烈。有人说女孩多次犯错却没受到真正的惩罚,才会这么肆无忌惮,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也有人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 “保护伞”,对于多次作案的未成年人,应该有更严格的惩戒措施;还有人建议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违法的后果。 之后,民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考虑到女孩未满 16 周岁,且主动承认错误,将案件移送给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同时责令女孩的妈妈履行监护责任,带女孩参加法治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女孩的妈妈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辞掉了超市的工作,找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每天按时接送女孩上下学,监督她完成作业,还经常和老师沟通女孩的情况。 在法治教育课程上,女孩看到其他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听到犯罪嫌疑人的忏悔,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有多严重。她主动给张强写了道歉信,把抢来的 500 块钱还了回去,张强也原谅了她。心理老师通过多次辅导,帮女孩解开了心结,她开始愿意和妈妈沟通,也慢慢改掉了逃课、打架的坏习惯,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学校也加强了校园周边的安保措施,每天放学安排老师和保安在门口值守,同时增加了法治教育课的课时,邀请民警来学校讲课,让同学们了解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周围的同学也慢慢接纳了女孩,愿意和她一起学习、玩耍。 这件事让大家明白,未成年人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履行监护责任,多陪伴、多引导孩子;学校要加强管理和教育,培养孩子的法治观念;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