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慈禧一生留下七百多张照片,为何光绪皇帝却一张也没有?

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公布了“达盖尔摄影法”,这一天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日子。这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人类正式掌握了“时

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公布了“达盖尔摄影法”,这一天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日子。这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人类正式掌握了“时间定格”的黑魔法。随着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在战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了一些城市为通商口岸,这种伟大的黑魔法技术也随之流入中国。据史料记载,时任两广总督的耆英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最先接触到了摄影术。1844 年,一位名为埃及尔的法国官员携带当时先进的摄影器材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的过程中,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包括耆英本人的肖像照。

耆英

不过,当时的官方对待这种“黑魔法”的态度却是异常谨慎的。1860 年,在《北京条约》签订的过程中,一名英国摄影师在为奕訢拍照时,他的表现却异常呆滞死板,史书说他“面如死灰”。由于大清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人的科技与眼界落后西方数百年,中国人在面对这些新奇的高科技的时候,内心十分震荡,面对着一种能复制自己样貌的“铁盒子”,他们的内心一定是极其惊恐的。

毕竟这种黑魔法对当时的人来说,只需要拍照的人,手指轻轻一摁,便听咔嚓一声响,那铁盒子在瞬间明亮的烟雾中便被“摄”走了人的魂魄。所以,晚清的人们在面对镜头时,往往表现出既好奇又惊恐的态度。所以奕訢在面对镜头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死板呆滞,也是自然可以理解的。

奕訢

直到了十多年后,奕訢再一次面对镜头的时候,才表现出了放松的状态。尽管如此,摄影术在宫廷的传播过程仍然是比较漫长的,对于处在封建社会的清王朝,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仍然桎梏着它的发展。起初,清政府高层认为摄影术是“摄魂”的妖邪之术,凡被拍下来的人,会被摄走三魂六魄,人就因此折寿。

尽管如此,1889 年,随着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的到来,摄影术还是缓缓地推开了紫禁城的大门。彼时,13 岁的珍妃进入皇宫后,因为对宫外的摄影技术比较感兴趣,加上她年幼无知,对祖宗礼制的规矩并没有多大的认知与遵守,便从宫外购进了一批摄影器材,在宫内专心研究摄影技术。了解她的宫女后来回忆说,她是一个非常喜欢拍照的人,不但自己拍摄了许多照片,也给光绪皇帝拍了许多照片。

但她的这种行为很快遭到了慈禧太后的训斥。在慈禧太后的眼中,拍摄“龙体”属于冒犯龙颜、大逆不道。之后没收了珍妃的所有摄影器材。然而,珍妃性格刚烈,加上在当时光绪皇帝改革势盛,珍妃依然我行我素,宫内的摄影器材被收,她就命人在宫外开设照相馆。不但自己拍,还给太监拍,拍照的时候,一般不遵守礼法、规矩。

1900 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当下决定远走西安,在离开北京之前,以各种理由不带珍妃,又找出借口,觉得珍妃貌美,留在宫城,一定会被洋人糟蹋,这会有损皇家脸面,便命珍妃自尽。

珍妃

时年 25 岁的珍妃自然不肯。慈禧便命太监和宫女一起把珍妃傅住,然后把珍妃扔进了井中。杀害了珍妃以后,便把有关她的所有照片一并销毁。其实慈禧杀害珍妃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她的顽固与莽撞,她完全没有把慈禧放在眼里,并且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在光绪皇帝的背后给予最大的支持,她毫无忌惮地站在了慈禧的对立面。

然而慈禧本人对待照相的态度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现在在网络上可以检索到很多慈禧的照片。她拍摄的种类极多,据说从 1903 年起,她一共拍了七百多张照片。大多照片中的背景,服饰、姿态,都是慈禧精心准备的。她的这种转机发生在 1902 年,俄国驻华公使把一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照送给慈禧做礼物,看完俄国沙皇的全家照,慈禧渐渐放下了传统,不再认为相机会摄走人的魂魄。与此同时,裕庚之女德龄、容龄两姐妹入宫侍奉,她们自幼接受西式教育,通晓多国语言,经常向慈讲解摄影知识,还带着弟弟勋龄(精通摄影技术)为慈禧拍摄。这激起了慈禧对拍照的极大乐趣,所以我们得以在网络上看到一百多年前慈禧的自拍照。

慈禧

但是话说回来,慈禧拍了这么多照片,为何光绪皇帝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呢?归根结底,还是权利在作祟,慈禧把控大清政权长达半个世纪,即便光绪皇帝登基亲政,她也不愿意把权利归还,甚至通过把控朝政,加紧对光绪皇帝的控制。“拍照”便成为慈禧掌控权利与宣示权利的最好证明。慈禧通过各类照片的拍摄,以显示大清的政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光绪,不过是她的一颗棋子而已,作为一颗被操控的棋子,又怎么会有拍照的自由呢?

婉蓉

值得一提的是,在1908年,光绪皇帝先后离世之后,溥仪登基称帝,虽然三年后爆发了辛亥革命,满清政权崩塌,但借着临时政府对清室的优待条件,废帝溥仪才得以继续留在宫中,也是在这期间,溥仪拍摄了大量的个人照片。没有了绝对权利的干预与操控,溥仪拍照也变得自由起来。所以为什么光绪皇帝没能留下传世的照片,完全就是因为手中没有权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