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67年,李天霞病死,葬礼由他的老长官俞济时操办。俞济时去找蒋介石斡旋,想让李

1967年,李天霞病死,葬礼由他的老长官俞济时操办。俞济时去找蒋介石斡旋,想让李天霞被追晋为“上将”,遭到断然拒绝。 1967年2月10日,李天霞在台北家里病故,年纪六十。旧部和军中熟人开始操持后事。俞济时当时退休在家,但主动揽下葬礼活计。他和李天霞早年在第七十四军搭档多年,感情不浅。俞济时打电话联系第七十四军老兵,一些军官士兵都来帮忙。葬礼挑在台北公墓,人数管在百来个,不搞大场面。俞济时管从棺材到灵堂布置,还和李天霞家里人碰头,核对遗嘱,按李天霞平时习惯办。 俞济时这般尽心尽力,不光是老战友的情分,更透着一股替老部下“争口气”的意思。可蒋介石的一句拒绝,把这点念想打得粉碎。谁都清楚,这不是蒋公薄情,而是李天霞这辈子的军旅生涯里,藏着一道让蒋介石永远没法释怀的疤——孟良崮战役。 这事得倒回1947年,当时李天霞是整编第七十四师副师长,跟着师长张灵甫驻守临沂。国民党发起重点进攻,想把华东野战军困在山东境内,整编七十四师作为“五大主力”之首,是绝对的王牌。可谁也没想到,华野突然转头,把矛头直指孤军突进的七十四师,一场包围与反包围的死战就此打响。 按作战部署,李天霞率领的第五十八旅本该紧随张灵甫的五十四旅,形成犄角之势。可战役开打后,他却没能及时跟上,导致七十四师侧翼暴露,被华野迅速撕开缺口。蒋介石在南京急得跳脚,亲自发电报严令李天霞“全力增援,不得延误”,甚至撂下“援军不到,军法从事”的狠话。可前线的李天霞却犯了难,华野的阻击火力猛得超出想象,他的部队推进一寸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加上对战场形势的误判,增援始终慢了半拍。 等他拼尽全力突破阻击赶到孟良崮脚下时,山顶已经传来了噩耗——张灵甫战死,整编七十四师三万余人全军覆没。这支部队是蒋介石的心头肉,武器装备全是美式配置,更是他起家的嫡系精锐,就这么没了,蒋介石灰心到了极点。战后追责,李天霞被撤销职务,差点送上军事法庭,还是俞济时等人出面说情,才保住一条命,但“作战不力”的帽子,这辈子都没摘下来。 到了台湾后,李天霞虽然重新获得启用,却一直不受重用,军衔停留在中将再也没动过。他心里清楚,蒋介石始终没原谅他孟良崮的“失误”。那些年里,他深居简出,和老部下偶尔聚聚,话题也很少触及当年的战事,大概是心里的愧疚和遗憾,从来没真正放下过。 俞济时当然明白其中的症结,可他还是想试试。毕竟当年在七十四军,李天霞也曾是能征善战的猛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里,他带着部队冲锋陷阵,立下过不少战功。可在蒋介石眼里,孟良崮的败笔足以抵消所有功绩,追晋上将,无疑是在提醒所有人当年的惨败,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葬礼那天,百来个老兵站在台北公墓里,看着李天霞的棺木下葬,没人多说话,却都透着一股惋惜。他们大多是七十四军的旧部,亲历过那些血与火的战场,既记得李天霞的勇猛,也清楚他的遗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