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39年6月21日清晨,延安上百单位20000多人敲锣打鼓在公路旁迎接一位重要

1939年6月21日清晨,延安上百单位20000多人敲锣打鼓在公路旁迎接一位重要的“客人”,当这位“客人”的队伍来的时候,公路两旁的欢迎群众长达3公里,而这位客人却是一辆灵车,上面写着“世界巨人”。 说起成吉思汗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个蒙古部落的传奇人物,本名铁木真,大概1162年出生在斡难河边上的乞颜部。早年日子过得挺苦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下毒害死,家族一下子散了架,母亲诃额仑带着几个孩子在草原上靠挖野菜、捕鱼勉强维持。铁木真小时候还被泰赤乌人抓去当过奴隶,好不容易逃出来。长大后,他开始拉队伍,先是娶了孛儿帖,结果新娘被蔑儿乞人抢走,他联合克烈部的王罕去报仇,一仗打下来就把塔塔儿部给灭了。接着跟老盟友札木合闹翻,在十三翼大战中占了上风,逐步吞并了周围的部落。1206年,他在斡难河源头开大会,被推举成大汗,从此叫成吉思汗,意思是像大海一样统领一切。 他建了大蒙古国,搞户籍、十户制,还选人不管出身,只看本事,护卫军怯薛也扩到上万人。军事上,南下灭金国,1215年攻下中都燕京,金哀宗北逃;西征花剌子模,从1219年开始,因为使者被杀,蒙古骑兵一路杀到中亚,撒马尔罕、布哈拉都给端了。1227年,他亲征西夏,在六盘山附近病倒,八月二十五日去世,六十五岁。遗体秘密运回蒙古安葬,陵寝建在伊金霍洛,那地方现在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蒙古人世代守着,达尔扈特人负责祭祀,银棺是长方形的,外面刻蔷薇花纹,长三尺多,宽一尺半,高一尺四,里面放他的衣冠和祭器。 转到1939年,这事儿得从抗日战争说起。日本鬼子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就开始往内蒙古伸手。1939年1月,他们准备进攻伊克昭盟,就是现在的鄂尔多斯,扬言3月21日前拿下伊金霍洛,抢成吉思汗陵寝。蒙古族内部也分成两派,一派是德王领头的亲日分子,想盗掘陵寝和灵榇,移到归绥也就是呼和浩特,拉拢蒙古部落投靠日本人。另一派是沙王这样的爱国人士,得到密报后赶紧飞南京找国民政府商量,把陵寝迁到内地避险。中共中央知道后,积极响应,说全力支持。这时候国共合作第二战线还在,双方配合得还行。 6月9日,伊盟盟长沙王、绥远省主席傅作义、晋陕绥总司令邓宝珊、二十二军军长高双成这些人在陵前主持起陵仪式。国民党蒙藏委员会处长楚明善、军事委员会科长唐井然负责指挥护陵部队,黄布扎布等三个蒙古专员带六十多人,用驮车运银棺和祭器南下。队伍走沙漠山路,6月15日到陕西榆林,改用汽车接着走。延安是必经之路,陕甘宁边区政府6月初就设了迎陵办事处,动员抗大、女大、鲁艺、工校、各机关和抗日后援会这些单位,准备两万多人迎接。 6月21日那天,车队到桥儿沟,延安各界两万多人列队三公里长,锣鼓喧天。灵堂搭在公路边,上方挂“世界巨人”横额,两旁对联是“蒙汉两大民族更亲密地团结起来!继承成吉思汗精神坚持抗战到底”。前面牌楼用鲜花松柏扎的,挂“恭迎成吉思汗灵柩”匾。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柯庆施、八路军代表滕代远、总部联络部长王若飞、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莫文骅、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高自立、秘书长曹力如,加上国民党肤施县党部高仲谦、县长马豫章、电报局长汪克毅这些人,都在灵堂前等着。 上午11点左右,灵车来了,前后有宪兵和蒙古护卫守着。车顶盖黄缎幔,护卫穿蒙装戴纱帽站两旁,中间挂成吉思汗画像,他长袍背剑,须发苍苍。车停下,把银棺抬到灵堂中央,摆上祭品,点香烛。边区政府秘书陈行健喊肃立,全场安静,奏国乐,放礼炮。谢觉哉主祭,滕代远他们陪祭,鞠躬行礼。各单位献花圈,曹力如读祭文。蒙古人跪着诵经,群众绕棺瞻仰。仪式完,招待护送人员吃饭。第二天,南门外大操场又组织瞻仰和送行,队伍拉十里长。延安后来还建了成吉思汗纪念堂,毛泽东题了字,这事儿在蒙古族中影响大,帮着加强了蒙汉团结。 车队走后,继续南下,6月25日到西安,陕西省长江鼎文主持公祭,观众三万到二十万不等。几天后到甘肃榆中县兴隆山,那地方是成吉思汗当年打西夏的避暑地,离六盘山近。甘肃省长朱绍良办了奉安仪式,把银棺安在太白宫正殿。德王的计划泡汤了,日本也没真控制内蒙,这说明成吉思汗在当时中国人心里分量重。 抗日打赢后,1945年,蒙古族达尔哈特他们向国民政府要回迁,蒋介石不答应,怕丢了控制蒙古族的把柄,跟日本人一个心思。1949年解放军进甘肃,国民党西北军阀马步芳一看形势不对,赶紧把陵寝移到青海塔尔寺,那是个黄教圣地,离西宁两百公里。马步芳让人帮忙安放。解放军很快就解放西宁,派贺炳炎将军去塔尔寺,献三只羊、哈达和“国家英雄”旗帜,说祭祀费用全包。 1954年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组团去青海接回。乌兰夫带队,4月23日回伊金霍洛,办了首次大祭。乌兰夫主祭,献哈达、奶酒、酥油灯和九只全羊,全场欢呼。从那以后,陵寝就安稳在故地,蒙古人每年祭祀,维护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