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轻信,一生尽毁。 此案无关家境,只关规则与底线。教孩子保护自己,比保护世界更重要。 21岁大学生,帮朋友取个快递,换来一个无期徒刑! 一桩旧案,至今仍让无数家长脊背发凉。2020年,21岁的大学生小宁,为朋友“马哥”跨省取一个“普通”快递。 出发前,他收到一句诡异的叮嘱:“注意周围环境和周围的人。” 正是这句话,要了他的半生。 当他拿起那盒装有12根避震器的快递时,他的人生也被彻底“压垮”。警方人赃并获,避震器里藏的是4.4公斤“麻古”。 一个优渥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为了一点所谓的“哥们义气”,一脚踏入了毒贩设计的局。 历经审判,小宁最终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他的“马哥”,被判死缓。 家属坚称他不知情,并已向最高院申诉。但法律是严峻的:运输毒品罪,一旦开始运送,即构成既遂。“不知情”绝非免罪金牌,法律的刀锋,专斩侥幸之心。 这起悲剧,给所有人敲响了三记警钟: 1️⃣ “帮忙”的代价,你承受不起! “就取个东西”、“带个货”、“顺路送一下”……多少年轻人栽在这种“举手之劳”上? 对超出常理的请求,必须果断拒绝!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置身险境。 2️⃣ 有些“好奇”与“侥幸”,会要命! “注意周围环境”这种黑话式的叮嘱,就是最亮的红灯。 当你觉得一件事有点“不对劲”时,它几乎肯定就是不对的。永远不要用你的未来,去赌一个万一。 3️⃣ 法律不同情“天真” 法学专家点明关键:不以是否知情,也不以是否运到目的地来定罪。 只要你实施了运输行为,链条就形成了。这盆冷水,希望能浇醒所有心存侥幸的年轻人。 你觉得“不知情”是否应该免责? 欢迎在评论区理性讨论, 让更多人看到警示! (文章素材来自齐鲁晚报,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