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荷兰和德国将派出高级代表团访华,重点议题之一是被查封的安世欧洲工厂。当前的核心问题在于,中欧双方的立场存在根本性冲突。中国要求归还被查封的资产,而欧洲方面在事实上接受工厂已被接管的前提下,希望尽快恢复供应与合作。荷兰负责签署查封文件的部长卡雷曼斯原计划随团前往,但在接受《卫报》采访时,他将查封行为解释为“必要措施”并称其具有“对其他国家处理与中国关系的警示意义”。这一表述引发中国方面强烈反应,使得代表团成员需重新调整。与此同时,西方媒体普遍呈现出另一种叙事:供应链问题已得到缓解,中国将继续保持出口。然而实际情况是,多家依赖相关产线的企业已出现停产,供应链分裂成两个体系—一家在中国正常运营,另一家由欧洲暂时接管,双方关系紧张。在此背景下,下周的会谈很可能难以取得成果。一旦谈判受阻,西方舆论可能将责任归因于中国的“不合作”,尽管中国并未作出恢复供应的承诺,也没有迹象表明双方已达成任何协调。现在世界上出现了两个“ Nexperia”:一个在中国,正常运转;一个在欧洲,被扣押、被改名、还跟前者势同水火。所有迹象都指向同一个结果: 下周的谈判极可能以失败收场。总体而言,这一事件凸显出当前地缘经济环境中更深层的趋势:产业链安全成为国家政策优先项,政治化措施的外溢效应不断加剧,媒体叙事与事实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这样的条件决定了中欧在短期内难以在半导体供应链问题上达成稳定共识。目前局势正朝着对西方最不利的方向发展,但他们嘴上是不会认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