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就是汤恩伯的妻子,(陈仪干女儿)王竟白的真实模样,照片拍摄于1927年,当时的

这就是汤恩伯的妻子,(陈仪干女儿)王竟白的真实模样,照片拍摄于1927年,当时的王竟白嫁给汤恩伯已经多年了,她先后生育四子一女,辛苦操持家务。 王竟白能跟汤恩伯走到一块儿结为夫妻,说起来全靠一个关键人物撮合,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把她当亲闺女疼的义父陈仪。 王竟白比汤恩伯足足小了七岁,1907年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普通人家降生,这姑娘性子烈得很,长大后硬是抵死不接受家里安排的包办婚姻,干脆收拾包袱离开了家,这份敢反抗的勇气在当年真挺难得。 多亏了义父陈仪的好心帮扶,不仅给她凑齐了学费,还帮着打点了不少琐事,王竟白才顺利考上了杭州蚕桑女子学校,总算有了能安身立命的求学机会。 巧的是,陈仪当时还资助着另一个前途未卜的年轻人,就是后来的汤恩伯,他原本叫汤克勤,为了感念陈仪的恩情才改了名字,而且汤恩伯压根不是黄埔军校出身,在讲究派系的国民党里,能一步步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和信任,陈仪在中间的推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简直是他的贵人。 1924年的时候,在陈仪的全力撮合下,王竟白和汤恩伯正式结为夫妻,婚后两人陆续生下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一家几口也曾有过一段幸福日子。 可谁能想到,1949年局势动荡之际,陈仪看透了国民党的腐朽,打算策划浙江和平起义,让百姓免受战火之苦,结果汤恩伯转头就把这个消息告密给了蒋介石,直接把恩人推向了绝路,1950年陈仪在台北被杀害,临刑前还喊着“一人死精神不死”,真是铁骨铮铮。 陈仪遇害后,王竟白压根不管汤恩伯的反对,直接在家中设了灵堂祭拜义父,从这之后,夫妻俩彻底撕破脸反目成仇,王竟白心里又气又痛,实在想不通丈夫怎么能这么忘恩负义,连恩人都能出卖。 汤恩伯虽说靠告密换来了暂时的安稳,可舆论全在骂他“卖师求荣”,蒋介石也没真的重用他,之后就一直郁郁寡欢,1954年他胃病严重去日本看病,王竟白想都没想就拒绝陪同,这份决绝全是对他背叛行为的无声控诉。 直到汤恩伯在日本病逝,王竟白也没出席他的葬礼,还带着四个孩子去了美国定居,这辈子再也没见过他,想想也是,面对一个背信弃义的人,这样的结局也算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