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百度世界2025揭秘:昆仑芯与萝卜快跑,一张技术长跑的成绩单】 在AI浪潮席

【百度世界2025揭秘:昆仑芯与萝卜快跑,一张技术长跑的成绩单】 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百度再次以一场高密度的世界大会,向外界展示了它作为“长期主义者”的技术底气!如果说AI是一场马拉松,那么百度不仅起跑早,更在2025年迎来了全栈技术布局的收获季。 很多人通过“萝卜快跑”感受到了百度AI的硬核实力,却未必了解它背后更深层的技术底蕴。在百度世界2025的舞台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产品——萝卜快跑和昆仑芯,共同揭开了百度从芯片到应用的全栈AI布局。 萝卜快跑交出了一张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全球出行服务次数突破1700万,每周全无人订单达25万,成为全球第一。其自动驾驶总里程超过2.4亿公里,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1.4亿公里。就像李彦宏说的,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越过临界点,从实验室Demo变成了规模化服务。 而在AI的底层,是算力的角逐。百度自研的昆仑芯,正是其全栈布局中坚实的一环。大会上,百度发布新一代昆仑芯和超节点,单个天池512超节点,就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的训练。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意味着百度正在通过底层创新,持续拉低AI算力的成本与门槛。 从昆仑芯代表的算力层,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构成的框架层,再到文心大模型组成的模型层,最终在萝卜快跑、慧播星数字人、AI搜索等应用层开花结果——百度是全球少数几家完成如此纵深布局的企业。 正如大会所揭示的,这是一场技术长跑,正迎来全面的收获期。百度在AI领域的长期投入,正同时在自动驾驶、AI芯片、数字人等多个“集市”上收获成果。技术的竞争从来不是短跑,而是一场关于信仰与耐心的长跑。百度世界2025所呈现的,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技术成果,更是一个属于AI“实干派”时代的开始:当技术被内化为原生能力,效果才会真正涌现。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