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我们小区,有一对母子,天天在楼下打扑克。 风雨无阻。 这牌打得,比我上班打卡都准

我们小区,有一对母子,天天在楼下打扑克。 风雨无阻。 这牌打得,比我上班打卡都准时。 小男孩六七岁的样子,本该是在学校里最狗嫌人厌的年纪。大家一开始都纳闷,这妈怎么当的?心真大。 后来听邻居们嚼舌根,说孩子有点特殊,是自闭症。 哦。 一瞬间,空气里全是“真可怜啊”的叹息。 但我天天看,看久了,突然就品出点别的味儿来。 那哪是打扑克啊。 那是一个妈妈,在用全世界最笨拙、也最伟大的方式,跟她的孩子对话。 整个世界对那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团无法理解、随时会爆炸的噪音。但扑克牌上的数字、花色,是有序的,是确定的,是能被他牢牢抓在手里的安全感。 这副牌,就是妈妈想方设法,递进他世界里的一根“天线”。 她不是在陪他“玩”,她是在跟他的世界“对暗号”。在那个小小的牌桌上,没有“你应该怎样”,只有“我在这里,我懂你”。 每一次出牌,每一次摸牌,都是他们母子间的摩斯密码,外人一个字都听不懂,但他们俩,聊得正欢。 很多人觉得她付出了所有,放弃了自己,真惨。 但我看到的,是一种了不起的“投降”——向所谓的“正常”投降;和一种更伟大的“固守”——固守着只属于他们母子俩的那个小小星球。 真的,别再说可惜了。 这根本不是一个需要同情的故事,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站得远远的、安安静静致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