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个老头子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不纯,不就是想让中国再次申办奥运

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个老头子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不纯,不就是想让中国再次申办奥运会吗?把注意打到大湾区上了,夏季奥运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让很多国家嫌弃的赛事,因为要举办一次奥运会的花费那可是巨大的,要修建非常多的基础设施,还有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撑。 曾经申办奥运,那是十几座城市抢一个名额。现在倒好,国际奥委会得反过来 “求着” 城市办。2024 年奥运会最离谱,布达佩斯、汉堡、罗马一开始都跃跃欲试,可一算清要砸的钱、要耗的力,全打了退堂鼓。 最后就剩巴黎和洛杉矶,奥委会没办法,只能搞 “打包分配”,一次性把两届赛事都塞给它们,才算没让奥运沦落到 “没人接盘” 的尴尬。 这股 “退潮风” 早不是新鲜事。波士顿当年要申办 2024 年奥运,市民直接炸了锅,反对声浪越来越大,最后只能草草放弃。汉堡、多伦多也一样,本市民众不买账,觉得 “花纳税人的钱办三周聚会,不值当”,硬生生把申办计划给搅黄了。 就连冬奥会也逃不过,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因为民众支持率太低,直接退出 2022 年申办,最后只剩北京和阿拉木图 PK。 为啥大家都怕办奥运?还不是因为前车之鉴太吓人。1976 年蒙特利尔奥运,主体育场预算从 1.25 亿美元飙到 15 亿美元,政府只能开征 “奥运特别税”,整整三十年才还清债务。这座被当地人骂作 “大债务” 的体育场,至今还在耗着市政的钱。 雅典 2004 年奥运更惨,100 多亿欧元的总开支,直接把希腊财政拖到崩溃边缘,成了后来债务危机的导火索。赛后 19 个新建场馆,16 个彻底闲置,皮划艇赛道长了草,棒球馆的座椅都被人卖了,一片荒凉。 里约 2016 年奥运更离谱,130 亿美元投入里,48 亿都被官员贪污挪用,赛后马拉卡纳体育场成了流浪汉的栖身地,水上中心的池水发臭,体操馆甚至被毒贩占领,简直是大型 “翻车现场”。 东京 2020 年奥运刷新了亏损纪录。申办时说花 73 亿美元,最后花了 200 亿美元,亏损高达 428 亿人民币。疫情导致空场举办,900 亿日元门票收入泡汤,光延期一年就多花 185 亿,那些新建场馆赛后大多闲着,每年维护费都是一笔巨款。这些案例摆着,谁还敢轻易接招? 可奥运也没坐以待毙,洛杉矶 2028 年奥运就玩出了新花样。它打破百年传统,经奥委会批准开放了场馆冠名权,康卡斯特壁球中心、本田中心都能在赛事期间保留企业名字,一下子开辟了新财源。 还把 “咖啡” 从饮料大类里单独拎出来,拉星巴克当官方合作伙伴,在奥运村、场馆里开专属咖啡馆,靠这种细分领域赞助补收入缺口。更绝的是,它坚持 “私人融资、不新建场馆”,71 亿美元预算里八成靠企业赞助,硬是把奥运从 “政府兜底” 变成了 “商业运作”。 中国的奥运实践更是打脸 “奥运必亏” 的魔咒。北京鸟巢当年花 34 亿建成,年维护费就要 8000 万,外媒还预言它会荒废。可如今它每年营收超 3.2 亿,累计收益破 50 亿,办演唱会、搞赛事,VIP 包厢年租金最高 500 万, 2022 年冬奥会改造费才是新建的十分之一,硬生生把 “赔钱货” 做成了 “摇钱树”。2022 年冬奥会更厉害,复用 11 个夏奥场馆,“水立方变冰立方” 省了 60% 费用,最后还赚了 3.5 亿。 现在巴赫盯上大湾区,眼光确实毒。大湾区 2024 年经济总量就有 14.79 万亿元,“一小时交通圈” 早已成型,广州亚运场馆、香港奥马场地、澳门东亚运设施能满足 80% 以上赛事需求,2025 年全运会更是一次 “奥运预演”,三地协同能力已经过检验。 更关键的是,大湾区是 “9+2” 城市群联合办赛,能分摊成本、避免闲置,还能借赛事推动区域一体化,这正是奥委会想要的 “可持续模式”。 但大湾区接不接,可不是看面子。奥运早已不是 “面子工程”,而是 “价值考题”。洛杉矶的商业创新、北京的运营智慧,和雅典的债务、里约的乱象形成鲜明对比,说到底,办奥运的核心不是 “能不能办”,而是 “办了能带来啥”。 巴赫想让中国救场,可中国从不做亏本买卖。大湾区要是真接了,肯定不是重蹈蒙特利尔、雅典的覆辙,而是要办出不一样的奥运 ,既精彩又实用。毕竟,没人愿意为一场短暂的狂欢,背上几代人的包袱。

评论列表

江湖行路人
江湖行路人 2
2025-11-14 15:46
坚决不申办,14亿中国人现在都把心思扑在台湾解放上,没工夫跟你搞什么运动会,真想让我们办等台湾回归了国际奥委会出钱在台湾办个奥运会,把台湾被打烂打坏的基础设施和场馆修复新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