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出现两个“美元中心”!中国现在正和美国财政部抢生意,不但不购买美债,反而发行美债,让世界各国选择,关键是中国发比美国发的更受欢迎,给美国来了一记重拳! 中国财政部前阵子在香港发了40亿美元的美元债,居然被抢疯了,认购倍数飙到近30倍,而美国同期发的国债认购还不足2.5倍,这差距简直没法比。 那中国发行的美元债券,和美国国债到底有啥不一样?表面看都是美元计价的主权债,连利率都几乎持平,其实核心差异藏在信用根基里,美国国债背靠38万亿美元的债务大山,2024年利息支出就超1.1万亿美元,比军费还高,穆迪今年5月干脆把它的AAA评级给撸了。 而中国这边则握着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常年坚挺,主权债务零违约记录从没破过,就像两家公司借钱,一家天天拆东墙补西墙还总吵架停摆,一家家底厚实回款稳定,精明的资本当然知道该选谁。 更关键的是流动性这层窗户纸,美债现在看似安全,实则陷入“买入易卖出难”的困境,38万亿的盘子太大,投资者怕砸手里没人接盘,中国美元债却完全没这顾虑,30倍认购意味着每一份债券背后都站着29个潜在接盘者,主权机构占了42%的份额,这些央行和主权基金的决策可比投机资本稳多了。 地域分布更说明问题,亚洲、欧洲、中东投资者占了94%,连美国本土资金都来了6%,显然全球资本都在找美债的替代品,这哪是抢债券,分明是抢“美元资产的安全门票”。 所以,别以为中国是缺美元才发债,这波操作根本是“用美元打败美元”的布局,3万亿外储躺着花不完,发美元债是故意给全球资本抛橄榄枝,你手里的美元不是没地方去吗?来买我的债,既安全又能搭中国经济的车,募集来的钱还能反哺“一带一路”项目,帮合作国避开西方高息贷款,等于用美元资金建自己的朋友圈。 反观美国,发债纯粹是填窟窿,两党为预算吵到政府停摆,投资者能不犯嘀咕?穆迪下调评级时说得直白,政治分裂正在侵蚀美国的信用根基。 最有意思的是,对美元定价权的冲击,过去美联储说了算的美元利息,现在中国能用A1的评级(比美国Aa1低一级)拿到同价融资,等于在美元体系里插了根新标杆,香港这个发行地选得更妙,本来就是国际金融中心,这下直接成了“中国版美元资产交易枢纽”,和华盛顿的美债中心形成呼应,全球资本开始分流,沙特用人民币买石油,各国央行增持黄金,现在又抢中国美元债,美元霸权的裂缝可不是用嘴吹出来的。 说到底,这事儿特简单,资本不认评级机构的老黄历,只认实在的家底,美国把国债玩成庞氏骗局,中国就用稳健的信用抢生意;美国靠印钱维持霸权,中国就用优质资产挖墙脚。 如今,30倍认购倍数不是偶然,是全球资金对“谁更靠谱”的集体投票,当香港的交易系统比美国国债拍卖更热闹时,两个美元中心的雏形已经冒头了,这哪是当头一棒,分明是美国自己把信用招牌砸出了坑,中国只不过刚好递了块更结实的木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