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G7外长会11月13日发声明三次点名中国。很多人以为这是西方要联手“总攻”。错了

G7外长会11月13日发声明三次点名中国。很多人以为这是西方要联手“总攻”。错了!真相是,当这份声明一边“谴责”我们,一边又在供应链问题上“赞赏”中美韩协议时,G7那种“既要骂、又不敢断”的色厉内荏,已经藏不住了。 别被台海问题上的陈词滥调骗了,那只是G7的例行公事。这份声明里最毒的,是乌克兰问题上那句“谴责”,以及那顶“战争决定性因素”的帽子。这根本不是一次简单的外交施压,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政治甩锅”。G7很清楚,他们在乌克兰的代理人战争已经打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急需一个替罪羊来承担战败的责任。把中国定性为“决定性因素”,就是为了在乌克兰最终垮台时,G7能对内交代:不是我们无能,而是中国在“援俄”。这个黑锅,中方绝无可能去背。 真正撕开G7这张假面的,恰恰是声明之外的两个动作:马克龙提议“邀请中国参加G7峰会”,以及声明中对“中美韩供应链协议”的赞赏。这才是G7的命门所在。一边是政治上必须表演的“团结谴责”,一边是经济上无法切割的“务实需求”。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彻底暴露了G7内部的战略分裂。它不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利益集团,而是一个被美国政治绑架、同时又被现实经济利益来回拉扯的“精神分裂体”。 这种分裂恰恰给了中国一张“王牌”。G7的声明不是“最后通牒”,而是一份“内部混乱”的自白书。面对这种色厉内荏的对手,我们的路径非常清晰:在政治上,必须对“战争决定性因素”这种栽赃进行最强硬的驳斥,一寸都不能让,彻底打掉他们的幻想。而在经济和实务层面,则要精准利用他们的“分裂”,对那些“既要又要”的成员(比如法国和德国)加大接触,让他们内部的“务实派”和“表演派”自己先打起来。 G7必须认清一个现实:那个用一份声明就能给中国“定罪”、划定红线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这份声明试图表演强硬,结果却暴露了自己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马克龙的“邀请”更是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G7需要中国,远胜过中国需要G7。这份声明不是G7的“集结号”,反而是它内部矛盾公开化、走向解体的“序幕”。 你怎么看G7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对华声明? 我的分析,不看热闹,只看门道!最后,希望大家能点击关注,您的点赞关注和评论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的喜欢!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2
2025-11-14 11:14
声东击西,各个击破,让他们找不到北!